李小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纳米荧光碳点与细菌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用大肠埃希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研究新型免疫标记物——纳米荧光碳点(CDs)对此两种细菌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洽草为材料合成CDs,通过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仪和傅立叶红外分析仪研究合成的CDs的特征。借助比色计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这两种细菌分别与CDs共培养后的生长曲线,及CDs对细菌形态的影响。用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式红外分析(ATR-FTIR)和荧光光谱仪分析此两种菌对CDs的直接效应。结果合成得到形态较均一的CDs。与细菌共培养的CDs对E.coli和S.aureus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可影响细菌的形态;细菌能够黏附或吞噬一定量的CDs,并可致CDs的荧光衰减。结论 CDs对E.coli和S.aureus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但有细胞毒性;而此两种菌对CDs荧光有非特异性猝灭作用。
- 章佳英张元成静李小平张苗苗杜凤仪姜德立陈敏邵启祥夏圣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免疫纳米荧光碳点技术快速检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种以新型纳米材料——纳米荧光碳点(carbon dots,CDs)免疫示踪技术快速检测样本中细菌的方法。方法以检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例建立方法。用抗沙门菌Ha因子抗体耦联CDs制备成免疫纳米荧光碳点;用抗沙门菌O4因子抗体耦联磁珠粒对样本中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富集后,与抗Ha抗体耦联的CDs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抗O4-磁珠粒-细菌-抗Ha-CDs"三明治"式免疫复合物;再用免疫亲和分离液移除复合物中的磁珠粒,借助荧光光谱仪测定分离液中CDs的荧光强度,推算出样品中致病菌的污染情况。结果抗Ha-CDs可有效结合抗O4-磁珠粒富集的细菌,对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3CFU/mL,总时间约为2 h。结论建立的CDs技术可用于样本中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快速检测。
- 夏圣章佳英张元成静李小平张苗苗刘霞杜凤仪姜德立陈敏邵启祥许化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