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善正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3篇乙炔
  • 2篇乙炔氢氯化
  • 2篇氯化
  • 2篇密度泛函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泛函
  • 2篇泛函理论
  • 2篇改性
  • 2篇
  • 1篇乙二胺
  • 1篇乙炔氢氯化反...
  • 1篇氯化反应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二胺
  • 1篇反应机理
  • 1篇复合催化剂
  • 1篇CUCL
  • 1篇催化
  • 1篇催化剂

机构

  • 3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3篇张善正
  • 2篇康丽华
  • 2篇代斌
  • 1篇江立华

传媒

  • 2篇石河子大学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氮改性对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剂吸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对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催化剂AuCl3二聚体和碳载体分别进行了氮改性,并对其改性前、后的分子分别进行建模优化,比较其分子空间结构的变化,以及对HCl、C2H2、C2H3Cl的吸附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氮改性后的AuCl3二聚体与乙二胺的络合物与改性前的AuCl3二聚体相比,Au3+离子之间的距离从3.627增至5.446;对HCl的吸附能从-3.241kJ/mol增至22.926kJ/mol,对C2H2、C2H3Cl的吸附能影响不大。氮改性后的碳载体与改性前相比,对HCl的吸附能从6.898kJ/mol增至9.615kJ/mol,对C2H2、C2H3Cl的吸附能影响较小。计算结果表明:改性后的AuCl3二聚体与乙二胺的络合物和碳载体,可降低催化剂发生团聚的可能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张善正康丽华代斌
关键词:乙二胺乙炔氢氯化
AuCl/_3及多种复合催化剂表面的乙炔氢氯化反应机理
聚氯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树脂之一,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易于加工等优良特点,所以应用的方面很广,在工业、农业、建筑材料和日常生活中都大量的应用。在世界范围看,这些年聚氯乙烯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在稳步的增长...
张善正
关键词:乙炔氢氯化密度泛函理论
文献传递
乙炔在CuCl(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讨了乙炔分子在CuCl(111)表面上的吸附。对5个不同吸附位置上的吸附能、优化结构、震动频率进行了分析,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乙炔在Top-Cu位的吸附比较稳定,吸附能为26.53kJ/mol;C≡C键长频率变小,键长增大;乙炔在CuCl上的吸附为物理吸附。
江立华张善正康丽华代斌
关键词:乙炔密度泛函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