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菲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超疏水
  • 4篇疏水
  • 3篇铜表面
  • 3篇金属
  • 2篇修饰
  • 2篇疏水表面
  • 2篇水滴
  • 2篇铜锌合金
  • 2篇自由基
  • 2篇自由基聚合
  • 2篇锌合金
  • 2篇金属铜
  • 2篇合金
  • 2篇防腐
  • 2篇防锈
  • 2篇
  • 2篇超疏水表面
  • 2篇超疏水材料
  • 1篇原子
  • 1篇原子转移

机构

  • 7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万菲
  • 6篇杨武
  • 3篇裴奔
  • 2篇郭昊
  • 1篇何小敬
  • 1篇赵秀丽
  • 1篇高锦章
  • 1篇于艳

传媒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金属铜表面超疏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铜表面超疏水处理方法,属于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清洗、干燥后的金属铜浸入0.005~0.015M的12-羟基硬脂酸的甲醇溶液中,于室温下浸泡60~80小时,在金属铜表面形成微纳米结合的粗糙表面结构,...
杨武万菲
文献传递
十二羟基硬脂酸的醇溶液浸泡金属片引发的超疏水性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十二羟基硬脂酸的醇溶液浸泡,在铁、锌、铜锌合金的表面进行氧化还原自组装反应,形成了微纳米结构的粗糙表面超疏水结构,静态水接触角超过160°,讨论了可能的生成机理.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构筑的金属表面结构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
杨武裴奔郭昊万菲赵秀丽于艳
关键词:自组装金属超疏水
铜锌合金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锌合金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铜锌合金片为基底,通过十八酸的改性,在铜锌合金底的表面构造了微纳米结合的粗糙表面超疏水结构,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疏水性能。经测定,本发明铜锌合金基超疏...
杨武裴奔万菲
文献传递
铜锌合金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锌合金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铜锌合金片为基底,通过十八酸的改性,在铜锌合金底的表面构造了微纳米结合的粗糙表面超疏水结构,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疏水性能。经测定,本发明铜锌合金基超疏...
杨武裴奔万菲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铜表面接枝聚离子液体刷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三氯化钐(SmCl3)和二氯化钐(SmCl2)之间的单电子转移反应,以AIBN/SmCl3/乳酸作为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everse ATRP)的催化体系,在金属铜表面接枝聚离子液体刷,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测量、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铜基底上成功地接枝了聚离子液体刷,且该聚合反应为"活性"/可控聚合,并通过对阴离子交换实现了亲疏水转换.
杨武何小敬郭昊万菲高锦章
在铜基底上几种润湿性可控表面的制备
表面润湿性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表面润湿性动态可控的超疏水/超亲水性可逆转换材料由于可以对外部刺激做出精确和可预测的改变和调控,在自清洁表面、液体微球操纵器、变焦镜头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能。通过固体材料表面的化学修...
万菲
关键词:离子液体微纳米结构超疏水
文献传递
一种金属铜表面超疏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铜表面超疏水处理方法,属于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清洗、干燥后的金属铜浸入0.005~0.015M的12-羟基硬脂酸的甲醇溶液中,于室温下浸泡60~80小时,在金属铜表面形成微纳米结合的粗糙表面结构,...
杨武万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