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林
- 作品数:57 被引量:25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从国史看正确处理阶级关系与促进社会和谐被引量:2
- 2007年
- 建国以来的历史说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我们正确处理时,社会就和谐,经济建设就顺利发展;在我们处理出现失误时,社会矛盾就尖锐化,经济发展就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 陈东林
- 关键词:社会和谐阶级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史社会矛盾
- 对江青组织批判《海瑞罢官》等若干史实的再辨正
- 2002年
- 2001年第10期《党史研究资料》上刊登的陈标同志的文章(简称“陈文”),对薄一波同志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简称“薄书”)若干史实提出辨正。其中有些说法本身也值得辨正。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陈文今天仍根据薄书1993年6月的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本进行辨正,这显然是不妥的。至1993年11月,中央党校出版社已经出版了第五次印刷本。1997年12月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薄老此书的修订本。人民出版社在“出版说明”中指出:“全书改动达二百余处,使之益臻完善和准确。”包括陈文所指出的一些疵点在新印本和修订本中都早已得到了改正。今天我们在进行史实辨正时,应该根据最新的修订本,详细考订各方面史实后,再下结论。兹以修订本为据对陈文所提一些史实再做一辨正。
- 陈东林
- 关键词:史实《海瑞罢官》薄一波江青辨正考订
- 中共对苏联三次出兵东欧国家的反应与认识被引量:1
- 1998年
- 陈东林
- 关键词:社会主义阵营赫鲁晓夫社会主义国家中共中央
- “三五”“四五”计划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 本文通过对国家计委档案的比较,得出结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尽管存在着计划编制不合理、国民经济结构失调、经济效益低下等重大问题,但是,在当时...
- 陈东林
- 陈云应对四次物价风波给当前解决物价上涨过快问题的启示被引量:1
- 2011年
- 陈云一生应对了四次大的物价风波,第一次是领导陕甘宁边区平抑国民党封锁造成的边区物价急剧上涨;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之际领导中财委打退投机资本家掀起的四次物价飞涨风潮;第三次是"大跃进"失败后出任中央财经小组组长解决生产严重萎缩、货币发行过多导致有价无市的供应危机;第四次是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提出了不赞成贸然搞"物价闯关"的真知灼见。他的论断和经验给当前解决物价上涨过快问题的启示是:一、物价不稳定将引起政治形势的不稳定,必须有适当的国家行政干预手段。二、解决物价问题,中央必须有经济权威,应该集中必须集中的权力。三、物价改革必须循序渐进,一些过去的物价管理做法如物价补贴仍然是行之有效的。
- 陈东林
- 陈云解决1951年棉花“禁运”危机的谋略被引量:1
- 2008年
- 1951年陈云解决棉花"禁运"危机的谋略是:节流,全国大部分纱厂在一定时期内停工,节约出原料供应军品生产;统购,实行统一收购管理棉纱、棉布市场,由合作社牵头对棉花进行预购和包收;调控,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和棉布、棉纱销售价格,补收中间商存量的棉、布税,给予出售棉花者优惠政策,提高棉农售棉积极性;促收,动员全党全国掀起购棉高潮。在陈云市场与计划相结合、行政手段与调价措施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处理因"禁运"而出现的棉花危机的经济斗争取得了胜利,对新中国恢复时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 陈东林
- 关键词:棉花
- 三线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和地位
- 2024年
- 1964年,新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5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找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彭真、罗瑞卿等人,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他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①。”
- 陈东林
- 关键词:三线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原子弹周恩来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前后的中美较量——基于中美双方档案的研究
- 2021年
- “两弹一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建设成就和历史事件之一。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前后,经历了与美国从策划军事摧毁中国核基地行动到对氢弹试验进行核威慑阻止的较量。中央档案馆有一封1964年9月21日周恩来给毛泽东的特急请示信,美国和英国也披露了一批相关绝密档案,都反映了在当时一触即发的战争危机和美国软硬兼施的核恐吓行动计划下,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镇定自若、运筹帷幄的斗智斗勇和远见卓识。
- 陈东林
- 关键词:两弹一星三线建设
- 三中全会前后中央设立经济特区决策的形成被引量:4
- 2008年
- 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利用资本主义世界资金、技术的经济特区,历史上没有先例,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经济特区的建立,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实行特殊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区,是我国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综合性试验的场所。它在改革方面取得的许多成果。如:建筑工程实行招投标承包制、
- 陈东林邢茹玉
- 关键词:经济特区三中全会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管理体制
- 学习陈云思想 正确对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被引量:1
- 2014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5年历史,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改革开放伟大战略为界,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习近平对此有着精辟的诠释。陈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有着许多评价和论断,对照习近平的论断,可以看出,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既肯定成就和联系是主要的,也指出两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区别和变化。
- 陈东林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