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晓春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动态环境
  • 2篇人-机系统
  • 2篇仿真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振动
  • 1篇汽车
  • 1篇汽车工程
  • 1篇人机工程
  • 1篇人机工程学
  • 1篇力学模型
  • 1篇机械振动
  • 1篇监测系统
  • 1篇监测装置
  • 1篇参数识别
  • 1篇乘坐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外事学院

作者

  • 4篇邵晓春
  • 3篇张鄂
  • 2篇刘明利
  • 1篇张帆
  • 1篇毕朝瑞
  • 1篇刘中华
  • 1篇王冠华

传媒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九自由度乘坐动力学模型的人体振动特性仿真被引量:18
2010年
为高效预测动态环境下人-车系统的人体振动响应特性及汽车乘坐舒适性,依据人-车-路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多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9自由度汽车乘坐动力学模型,应用拉格朗日原理推导了乘坐动力学方程。基于路面不平度激励及汽车行驶速度变化,构建了路面随机激励的时域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了人-车-路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某轻型车辆在不同路面、不同车速下的人体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同样车速下,随着路面等级的降低,人体各部位的加速度响应幅值明显增大;当车辆行驶在随机路面上时,路面不平度随机激励引起的人体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段,约在5Hz出现第1阶共振频率,大约在10Hz出现第2阶峰值,这与众多试验结果一致。可见,9自由度汽车乘坐动力学模型及其仿真模型,不仅能快速计算动态激励下人体的振动特性和乘坐舒适性,而且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张鄂刘中华邵晓春
关键词:汽车工程仿真
动态环境人-车系统的人体振动特性研究与仿真被引量:12
2009年
针对动态环境机械系统人-机界面设计的分析需要,应用人体动力学建模与人体振动实验相结合方法进行动态环境人-机系统的人体振动特性研究与仿真分析.依据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人-车系统五自由度(5-DOF)坐姿人体全身垂直振动模型,经人体振动实验得到坐姿人体的传递函数曲线,采用参数识别方法获得人体的动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Bode对人体振动模型的模拟分析,得到了人体各部分的振动特性.用ADAMS/Vibration软件系统进行人体振动仿真试验,验证了5-DOF人体振动模型的人体振动特性研究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于分析人-车系统的人体动力响应有着重要价值,可为动态环境机械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对客观评价人体坐姿的舒适性有指导作用.
张鄂刘明利邵晓春单军勇王东生
关键词:动态环境人-机系统参数识别
动态环境下人-车系统振动特性及优化研究
邵晓春
关键词:动态环境
一种动态环境人-机系统振动特性监测装置
本发明属于人机工程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态环境人-机系统振动特性监测装置。它包括:机载电源,以及分别与机载电源连接的机械设备振动状态监测系统、人体振动响应监测系统和人-机系统振动特性分析系统;所述机械设备振动状态监测系...
张鄂刘明利张帆邵晓春毕朝瑞王冠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