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寒冬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油橄榄
  • 4篇多酚
  • 3篇鲜果
  • 3篇抗氧化
  • 3篇活性
  • 3篇成熟度
  • 2篇抗氧化活性
  • 2篇黄酮
  • 2篇活性研究
  • 2篇不同成熟度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水平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多酚含量
  • 1篇多酚化合物
  • 1篇多酚类
  • 1篇多酚类化合物
  • 1篇多酚提取
  • 1篇玉米

机构

  • 7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凉山州中泽新...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达州市农业科...
  • 1篇生源(天津)...

作者

  • 9篇王寒冬
  • 7篇丁春邦
  • 6篇李天
  • 3篇刘露
  • 3篇徐洲
  • 2篇刘捷
  • 1篇王继安
  • 1篇李旭
  • 1篇张大勇
  • 1篇刘静
  • 1篇胡国华
  • 1篇宁海龙
  • 1篇李文滨
  • 1篇付亮
  • 1篇王玉洁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中国油脂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油橄榄鲜果中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成熟度含量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油橄榄鲜果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测定8个油橄榄品种5个成熟度的多酚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为自变量,以油橄榄鲜果中多酚的提取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2(g/m 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7℃。经验证,多酚的平均提取量为6.8145 mg/g,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1.35%。说明模型拟合度好,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具有实用价值。油橄榄鲜果多酚含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在总体变化趋势上,多酚含量在第一成熟度最高,之后随着成熟度增加逐渐下降,在第三成熟度达到最低,之后略有增加,最终趋于相对稳定。
刘露邓俊琳王寒冬丁春邦李天
关键词:油橄榄多酚超声辅助提取成熟度
氮素水平对玉米功能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016年
以玉米品种四单19和东农248为试验材料,设四个氮素水平N0、N125、N250、N375,对两个品种玉米功能叶片的光合性状指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呈现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在生育前期叶绿素含量随着氮水平升高而升高,生育后期则相反;除苗期、拔节期及灌浆期外,两个品种光合速率皆表现为N250>N375>N125>N0;孕穗期、抽雄期和吐丝期,氮素水平与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王寒冬
关键词:氮素玉米光合特性
油橄榄鲜果中多酚化合物含量测定的HPLC法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建立测定油橄榄鲜果中没食子酸、羟基酪醇、对香豆酸、芦丁、橄榄苦苷和槲皮素6种多酚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以四川西昌引进的油橄榄品种"皮瓜尔"为材料,建立测定油橄榄鲜果中多酚化合物的HPLC方法,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并用该方法对四川西昌引种的不同成熟度的油橄榄鲜果的多酚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建立HPLC法可使油橄榄鲜果中6种多酚化合物在45min内得到较好分离,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4.42%),精密度高(RSD≤0.59%),加标回收结果准确可靠(RSD≤4.35%)。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油橄榄鲜果中没食子酸、羟基酪醇、芦丁、橄榄苦苷的含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橄榄苦苷含量变化幅度最大;对香豆酸含量呈小幅波动,槲皮素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6种多酚化合物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油橄榄鲜果中6种多酚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
邓俊琳李旭王寒冬丁春邦李天杨泽身
关键词:油橄榄多酚类化合物成熟度
油橄榄鲜果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含量随不同成熟度的变化被引量:7
2014年
以油橄榄鲜果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油橄榄总黄酮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皮瓜尔、弗奥、克罗莱卡、卡林、鄂植、云台、配多灵、科拉蒂八个品种的六个成熟度的总黄酮含量。基于单因素实验,以料液比、甲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油橄榄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23(g/m L)、甲醇浓度80%、超声温度48℃、超声时间30min,油橄榄鲜果总黄酮提取量为0.8567mg/g。八个油橄榄品种的总黄酮含量随成熟度增加,呈现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的变化趋势,含量最高为克罗莱卡的第一成熟度3.9042mg/g,最低为云台的第四成熟度0.7189mg/g,鄂植和配多灵从第三成熟度开始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邓俊琳王寒冬刘露丁春邦李天杨泽身
关键词:油橄榄总黄酮响应曲面法超声波辅助成熟度
凉山州4个引进品种初榨橄榄油的品质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对凉山州4个引进品种(佛奥、奥托卡、豆果、城固32)初榨橄榄油的酸值、过氧化值、α-生育酚含量、豆甾醇含量和β-谷甾醇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了凉山州4个引进品种初榨橄榄油的品质。结果表明: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较低;城固32的α-生育酚含量和β-谷甾醇含量最高,分别为164.48 mg/kg和1 149.59 mg/kg,除奥托卡的豆甾醇含量较低外,其余3个品种差异较小;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7.34%~82.17%,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7.09%~18.87%。综合评价表明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中奥托卡的品质最好。
向春蓉徐洲王寒冬刘捷丁春邦李天杨泽身
大孔树脂纯化赶黄草黄酮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被引量:6
2019年
本研究以赶黄草地上部分为材料,研究大孔树脂纯化赶黄草黄酮的工艺,并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根据大孔树脂对赶黄草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能,从7种不同类型的大孔树脂中筛选出适宜的树脂,进一步优化其纯化工艺,并比较纯化前后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DM130大孔树脂对赶黄草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其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上样液黄酮浓度为1.0 mg/mL、pH为5、上样速度为1.0 mL/min、上样量为110 mL、洗脱液为70%乙醇、洗脱速度为1.0 mL/min和洗脱体积为40 mL。该工艺条件下,黄酮的纯度由20.04%提高至43.93%,提高了23.89%,表明DM130树脂对赶黄草黄酮的纯化效果较好。另外,纯化后赶黄草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均显著提高。
王寒冬付亮徐洲苟玉树王玉洁丁春邦
关键词:赶黄草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抗氧化
3个引进油橄榄品种初榨油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以3个引进油橄榄品种初榨油为材料,测定总多酚含量和各单体酚含量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同时采用SPSS应用软件分析总多酚含量、各单体酚含量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总多酚含量分别为21.26、23.31、26.04μg/g,品种间无显著差异,而单体酚含量均较少;3个品种中佛奥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则是豆果最强;羟基酪醇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极显著负相关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0.713、0.721;对羟基苯甲酸含量与Fe2+螯合能力显著正相关;槲皮素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负相关,与Fe2+螯合能力显著正相关;而总多酚含量、咖啡酸和表儿茶素含量与体外抗氧化能力的的相关程度较低,因此羟基酪醇、对羟基苯甲酸和槲皮素是主要的抗氧化成分。
向春蓉徐洲王寒冬刘捷丁春邦李天杨泽身
关键词: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
微波辅助提取油橄榄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以油橄榄鲜果为实验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油橄榄多酚的工艺,并分析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建立二次回归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3(g/m L)、微波时间48 s、微波功率490 W,油橄榄多酚实际平均得率为6.9659 mg/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12%。油橄榄多酚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7.85%、68.12%,其IC50分别为0.055、0.188 mg/m L,对Cu2+的最大螯合率为54.18%,半螯合浓度为0.277 mg/m L。
王寒冬刘静刘露向春蓉李天杨泽身丁春邦
关键词:油橄榄多酚响应面法微波辅助提取抗氧化性
光照强度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Ⅰ.全生育期光照强度变化对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0
2004年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以及自开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处理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不同品质类型的大豆脂肪、蛋白质含量均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不同品质类型大豆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脂肪含量均下降,蛋白质脂肪总含量上升。品种间对光照强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高蛋白品种对光照强度较迟钝,而高脂肪品种对光照强度较敏感。
胡国华宁海龙王寒冬王继安张大勇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光照强度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