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基于紫外检测器的壳寡糖色谱分析与比较
- 2021年
- 基于氨基葡萄糖的紫外吸收特性,通过对氨基葡萄糖标准溶液在波长190~400 nm的检测,确定了壳寡糖(氨基葡萄糖分子的低聚物)的紫外检测波长为190~210 nm。比较了常用于寡糖分析的两种商品色谱柱(Shodex氨基柱和TOSOH酰胺柱)分离效果,两种色谱柱分离效果相当,但前者的出峰时间更早。基于Shodex氨基柱,拟合出紫外检测器条件下氨基葡萄糖定量计算的标准曲线,开发并验证了壳寡糖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不同聚合度壳寡糖的分离程度和色谱峰分布规律与示差折光检测器的检测效果相当,并以此确定了壳寡糖混合标准样品的聚合度分布。方法可作为现行壳寡糖行业标准检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 周卫强周卫强李娟彭超陈博晏礼明晏礼明赵黎明佟毅
- 关键词:壳寡糖紫外检测器色谱聚合度
- 基于细胞热漂移测定(CETSA)技术鉴定活细胞内药物靶标的标准操作流程
- [目的]细胞热漂移测定(cell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技术是一种检测细胞内药物(配体)和蛋白质(靶标)相互作用的技术,原理是当蛋白质结合药物后,其热稳定性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这种变化去鉴定...
- 王莉刘景芳李维林李二伟孙树涛李娟罗元明
- 关键词:活细胞
- 中国病原念珠菌之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型分析
- 真菌,包括酵母菌,一般属于条件致病菌,生理或免疫机能低下或受损者是致病真菌的易感人群。由于环境的恶化、损害人体免疫机能之疾病(如艾滋病等)的增加、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内置导管的普遍使用以及人为抑制免疫反应的医疗方法(如骨髓...
- 白逢彦李娟
- 文献传递
- 多组学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概述被引量:16
- 2022年
-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高分辨质谱技术、多组学整合分析方法及数据库的发展,组学技术正从传统的单一组学向多组学技术发展。以多组学驱动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将带来生命科学研究的新范式。本文简要概述了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的进展,重点介绍多组学技术平台的组成和功能,多组学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在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 刘景芳李维林王莉李娟李二伟罗元明
- 关键词: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 泌尿生殖系统致病念珠菌的群体演化
- 在病原真菌中,念珠菌(假丝酵母Candida)是最常见的一个类群,可引起人体从皮肤、粘膜系统到深部器官等局部或扩散性感染。在一般人群中,女性是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受害者,高达75%的育龄妇女一生中至少要患一次阴道念珠菌病(V...
- 白逢彦葛书华解晶李娟徐建平
- 文献传递
- 白色念珠菌的群体演化及其与致病性和药敏的关系
- @@真菌一般属于条件致病菌,免疫或生理机能低下者是其易感人群。HIV感染、广谱抗生素滥用、恶性肿瘤、化疗、骨髓与器官移植、重症监护和老龄人口增加等,均是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上述因素使真菌的易感人群近年来大幅度增加,从而使...
- 白逢彦葛书华解晶李娟徐建平
-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药敏性
- 文献传递
- 定量检测植物根系分泌物中3-吲哚-乙酸和3-吲哚-甲醛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植物根系分泌物中3‑吲哚‑乙酸和3‑吲哚‑甲醛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3‑吲哚‑乙酸和3‑吲哚‑甲醛的混合标准母液;(2)绘制标准曲线;(3)制备根...
- 李维林任天朗罗元明李二伟王莉刘景芳李娟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白念珠菌基因型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白念珠菌基因多样性与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最近开展的CAI微卫星法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鉴定VVC患者白念珠菌的基因型,采用E-test法对检出的念珠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从VVC患者分离出89株白念珠菌,鉴定出26种基因型。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酮康唑和氟康唑敏感。主要基因型(A、B、C、D)占69.7%(62/89),白念珠菌B基因型菌株及非B基因型菌株对伊曲康唑(ITR)的耐药率分别为66.7%(14/21)和4.4%(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P-SSCP技术有利于研究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白念珠菌B基因型菌株对ITR有更高的耐药性。
- 刘小平樊尚荣白逢彦李娟廖秦平严冬霞
- 关键词:基因型抗真菌药
- 中国代表地区临床来源念珠菌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型分析
- 本研究从我国南北方代表地区收集了不同感染部位和致病类型的临床来源酵母菌1200余株,并从689名健康人口腔或生殖道黏膜系统分离了念珠菌90株,对其进行了基于26S rDNA D1/D2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图谱和序列...
- 李娟
- 关键词:念珠菌基因型分析多重耐药
- 26S 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在临床酵母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酵母菌临床分离株26S rDNA D1/D2区序列种内相似性和种间差异性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临床酵母菌菌种鉴定方法的改进奠定基础。调查北京地区临床酵母菌的种群多样性,为国内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新的基础数据。【方法】用5种常见临床酵母菌种的模式和权威菌株作为标准参考菌株,从北京四家综合性医院收集临床酵母菌260余株,PCR扩增其26SrDNAD1/D2区,对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常见病原酵母菌26SrDNAD1/D2区的SSCP图谱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性和种内相似性,可以通过该方法对菌株进行初步的菌种鉴定。D1/D2-SSCP和序列分析相结合,对260余株临床酵母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共鉴定有10个属20个种,优势属为念珠菌属(Candida),优势种及其所占比例分别是:C.albicans(57.7%),C.parapsilosis(10.0%),C.tropicalis(9.2%),C.glabrata(6.7%)和C.krusei(5.8%),并发现过去从未或很少报道致病的酵母菌种,愈来愈多地出现在临床分离菌株中。【结论】26S rDNA D1/D2区的SSCP图谱分析为临床酵母菌株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北京地区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呈种群多样性分布,C.albicans虽然仍占优势,但其它念珠菌种的比例已达42%。
- 李娟白逢彦
- 关键词:菌种鉴定单链构象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