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电力
  • 2篇电力系统
  • 2篇直流
  • 2篇阻尼
  • 2篇高压直流
  • 1篇低频振荡
  • 1篇电磁环网
  • 1篇电磁解环
  • 1篇电力系统计算
  • 1篇电力系统阻尼
  • 1篇电网
  • 1篇电站
  • 1篇电站自动化
  • 1篇调制
  • 1篇调制研究
  • 1篇动态相量
  • 1篇动态相量法
  • 1篇暂态
  • 1篇暂态稳定
  • 1篇振荡

机构

  • 7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张艳
  • 4篇毛晓明
  • 2篇陈小龙
  • 2篇陈少华
  • 2篇叶锋
  • 1篇梁志雄
  • 1篇孙何洪
  • 1篇张尧

传媒

  • 2篇广东电力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中国高等学校...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保障变电站的安全可靠供电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故障树分析法作为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有力工具,可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本文首先介绍了可靠性的基本理论和故障树分析法...
孙何洪陈少华梁志雄张艳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故障树分析法可靠性分析敏感度
文献传递
基于ASM2D模型对改良A~2/O工艺的模拟与优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家对污水厂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提升污水厂面临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降低其出水污染物浓度及节约运行费用成为目前污水厂优化改造的目标。基于活性污泥模型构建污水处理工艺模型,可以有效模拟...
张艳
文献传递
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高压直流阻尼调制研究
2008年
在对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方法在高压直流阻尼调制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主要分析模糊控制以及神经网络控制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调制中的研究运用,指出目前各种直流输电控制策略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在线神经网络自学习控制策略,并对其在直流阻尼调制中的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陈小龙毛晓明叶锋张艳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模糊控制
500/220kV高压电网电磁解环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输送更多优质的电力,电力系统需要建设更高电压等级网络。在新的更高电压等级网络问世的初期,其网架结构不可能十分坚强,需要一个逐步完善、强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低一级电压电网常常通过变压器电磁...
张艳
关键词:电磁环网电磁解环粗糙集层次分析法
文献传递
电力系统阻尼控制机理与特性被引量:3
2008年
基于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采用等面积定则分析电力系统阻尼控制机理。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SS)、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器(TCSC)和高压直流(HVD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的运行特性进行总结。对如何利用电网中各种阻尼资源以提高抑制系统区间振荡的能力进行讨论。当系统中已安装的PSS不能有效阻尼区间振荡时,可优先考虑利用HVDC的附加阻尼调制来增强阻尼。此外,可考虑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的附加阻尼控制,并认为TCSC抑制区间振荡的效果一般优于SVC。在四机两区域电力系统中的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结论的合理性。
张艳毛晓明陈小龙叶锋
关键词:低频振荡阻尼控制区间振荡
电力系统计算分析软件包——中国版BPA被引量:2
2008年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试验研究、调度运行和教学培训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中国版BPA(Bonneville Power Administration)模型齐全、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操作方便,特别适合大规模交直流系统的仿真计算.分别从数学模型、软件功能和输入输出3方面对BPA进行了介绍,并通过IEEE 7节点算例展示了其功能.
张艳毛晓明陈少华
关键词:潮流计算暂态稳定数字仿真
高压直流建模研究的相关问题被引量:7
2007年
总结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一般性建模方法;讨论了直流模型的分类及模型的适用性;分析了常用商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中的直流模型,建议开发商适当增加内置直流模型与用户自定义模块间的接口,以拓展直流模型的适用范围;重点分析了基于采样数据建模方法和动态相量理论对直流换流器准稳模型的改进。认为采样数据建模方法建立了适合于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研究的换流器小信号模型,但不能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计算中;动态相量法推导了换流器的大信号模型,但仍不能正确反映换相失败现象和不对称工作条件下高压直流系统的动态行为。认为在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研究中,机电-电磁混合仿真思路较有潜力,而其关键问题在于各种扰动下电磁暂态仿真范围的合理确定。
毛晓明张尧张艳
关键词:高压直流动态相量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