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芬
- 作品数:26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重要性水平与独立审计民事补充责任的思考
- 2012年
- 重要性水平与民事责任形成注册会计师执业跑道上的两条边界,不同的法律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执业导向与利益倾向。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结束了我国证券投资者民事赔偿无门的历史,但从司法实践角度,司法解释中的补充责任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 刘慧芬
- 关键词:民事责任
- 由东方电子会计报表审计看民间审计职责
- 2004年
- 东方电子报表审计又一次引发了业界对民间审计职责的思考,本文根据西方国家研究审计职责从审计目标出发,就审计职责在东方电子报表审计中进行分析,认为在这一审计中注册会计师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
- 刘慧芬
- 关键词:会计报表审计
- 问询函语调降低了年报乐观性披露吗?
- 2021年
-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问询已经成为两大证券交易所主要的监管手段,与问询力度为主流的研究相比,问询函语调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究其原因在于缺乏适用于问询研究的情感词典。基于此提出利用Word2vec模型和调整后的SO-WV算法,以2014至2019年上市公司问询函作为语料库,构建相关情感词典,并对问询函文本语调进行经济后果研究,结果发现问询函负面语调对上市公司下一年度报表乐观语气具有显著抑制效应,一定程度上说明,审核问询机制降低了管理层回函的语调管理空间,从而优化了信息披露环境。
- 刘慧芬陈贤湘林子琛董慧
- 关键词:情感分析情感词典
- 新审计准则中现代风险审计的优势体现被引量:2
- 2006年
- 将于2007年1月1日执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引入了现代风险审计模式,本文旨在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本质,及其在我国新审计准则中的体现。
- 刘慧芬
- 关键词:风险审计
- 对ST科龙“高薪”运营的思考被引量:2
- 2006年
- 资本市场的造假事件频频曝光,投资者信心屡受打击,对社会公众对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以及外部独立审计的强化都寄予厚望。然而,ST科龙所带来人们的思考,不再仅仅是制度的完善与否,而是一道高回报职业与其服务对象(投资公众)高回报之间的函数方程式能否有解的疑惑?职业责任是否与执业风险建立了应有的关系,如果没有执业风险机制,那么任何职业责任仅仅停留在自律的水平,其作用是微弱的,这需要社会各界,乃至整体执业环境的净化。
- 刘慧芬
- 关键词:科龙高薪执业风险
- 数据式审计与本科审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基于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通过相关调查数据与现状的比较,分析了审计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并结合数据式审计理论,提出了本科审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路。
- 刘慧芬陈丽李婧
- 关键词:数据式审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 再论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关系被引量:4
- 2004年
-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互为存在的条件,对两者的判断可以充分体现在审计测试中,最终通过审计证据反映审计工作结果,因此,理解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评估,对于审计人员开展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审计风险、重要性的概念入手,在探讨审计风险、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属性及分类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审计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刘慧芬
-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证据
- 审计分析程序风险识别信号研究——基于锦洲港造假案例的分析
- 2011年
- 锦洲港财务造假事件已有十年的历史,但其以固定资产掩盖虚构收入与货币资金的手段给业界留下了深刻思考,如何让这一悲剧不再重演,如何通过有效的审计程序直达审计要害?随着我国新准则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引入,人们将所有的期望与关注投向了这一模式,其承载的压力可想而知。风险导向审计将制度基础审计在当今实务中的黔驴技穷推向了责难的风口浪尖,而制度基础审计的模式有可能在风险导向审计中失效的部分发挥作用,如何融合两者的优势部分,为我所用,目前实务界尚在摸索。
- 刘慧芬
- 关键词:审计分析审计程序风险导向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信号财务造假事件
-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陆股通制度实施的实证被引量:10
- 2021年
- 文章选取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我国陆股通制度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该制度引入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显著提高标的公司的社会责任以及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对海外背景高管占比高、涉及民生安全行业的公司影响更为显著。
- 曹瑜强曹瑜强李承霖
-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境外投资者企业社会责任
- 强制性业绩预告披露、审计风险与盈余质量被引量:5
- 2015年
- 以我国强制性业绩预告制度为背景,检验审计师是否考虑业绩预告信息所传递的风险信号,调整审计投入,从而进一步甄别盈余质量。结论发现:业绩预告信息作为审计师重要的风险评估来源之一,可以有效地抑制发布坏消息公司的高盈余管理水平,减少其重述行为;而对好消息公司,审计费用与高盈余管理行为、年报重述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业绩预告好消息公司将年报重述作为其盈余管理手段,并未因审计投入的增加而减少。
- 刘慧芬
- 关键词:业绩预告强制性披露审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