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智光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顺阿曲库铵
  • 2篇麻醉
  • 2篇目测法
  • 2篇阿曲库铵
  • 2篇TOF
  • 2篇COUNT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地佐辛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压
  • 1篇学法
  • 1篇神经肌
  • 1篇神经肌肉
  • 1篇神经肌肉阻滞
  • 1篇尿管
  • 1篇平均动脉压
  • 1篇全身麻醉
  • 1篇全身麻醉后
  • 1篇罗库溴铵

机构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邓智光
  • 1篇黄焕森
  • 1篇欧阳葆怡
  • 1篇陈德坚
  • 1篇冉建
  • 1篇蓝岚
  • 1篇陈少娟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地佐辛对全身麻醉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征的预防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全身麻醉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征(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印院区2022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全麻手术患者,根据术前是否注射地佐辛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注射2 mL生理盐水;观察组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比较2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RBD发生情况、术中舒芬太尼使用剂量、拔出气管导管后镇静程度、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结果观察组拔管后、拔管后15 min、30 min、1 h、2 h、4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BD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舒芬太尼使用剂量为(0.31±0.17)μg/kg,低于对照组的(0.62±0.22)μg/kg(P<0.05),观察组镇静程度评分为(2.34±0.26)分,低于对照组的(5.27±0.36)分(P<0.05);观察组在T1、T2、T3、T4时的MAP、H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对全身麻醉术后CRBD具有明显预防作用,可缓解疼痛,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可以提高镇静效果,减少舒芬太尼使用剂量,应用价值高。
马达邓智光
关键词:地佐辛全身麻醉平均动脉压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麻醉专业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麻醉专业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9月的68名麻醉专业本科见习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对比两组带教成绩、教学反馈等指标。结果(1)见习结束后,两组麻醉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明显提升,其中观察组的基础知识题(92.6±2.3)分、理解记忆题(93.5±2.4)分、临床应用题(93.3±4.1)分、综合分析题(92.4±1.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见习结束后,两组麻醉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提升,其中观察组麻醉前访视(95.4±2.9)分、麻醉药物应用(93.1±2.8)分、麻醉问题处理(91.2±4.5)分,麻醉技能操作(93.3±5.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见习生对见习教学的反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为97.1%,对照组对教学的满意度为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专业见习教学中应用PBL联合CBL教学法有助于增强见习生的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整体教学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陈少娟邓智光温惠玲陈德坚
关键词:PBL教学法CBL教学法麻醉专业教学效果
肌松药神经肌肉阻滞期间TOF的T_1与TOF count对比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定性方法评估TOF T1水平的可行性。方法择期手术成年患者108例,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用TOF WATCH SX监测仪以TOF模式透皮刺激腕部尺神经,同时在同侧手应用目测法观测单次静注2×ED95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后肌松监测仪诱发拇内收肌颤搐反应的恢复过程。按给予的不同肌松药将患者分成男性罗库溴铵组(Rm组)、女性罗库溴铵组(Rf组)、男性顺阿曲库铵组(Cm组)及女性顺阿曲库铵组(Cf组)。记录TOF WATCH SX监测TOF反应依次出现时的T1值、T4出现时的TOFr值;Tmax到T1出现时间(T0~T1)、T1到T2再现时间(T1~T2)、T1到T3再现时间(T1~T3)及T1到T4再现时间(T1~T4)。目测法观测当TOF count=1、2、3、4时,肌松监测仪实测的T1值,记为C1、C2、C3、C4;记录Tmax到TOF count 1出现时间(T0~C1)、TOF count 1到TOF count 2再现时间(C1~C2)、TOF count 1到TOF count 3再现时间(C1~C3)及TOF count 1到TOF count 4再现时间(C1~C4)。结果四组分别比较T0~C1、T0~T1,Cm组较Rm组时间长(P<0.05),Cf组较Rf组时间长(P<0.05)。分别比较C1~C2、C1~C3、C1~C4、T1~T2、T1~T3、T1~T4,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总体C1~C2与T1~T2比较、C1~C3与T1~T3比较、C1~C4与T1~T4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应用TOF WATCH SX所测得的TOF反应依次出现时的实测T1值为4.0(3.0,4.0)%、12.0(10.0,16.0)%、22.0(18.0,27.0)%、27.0(21.3,33.0)%。当TOF count=1时,四组患者实测T1值为0。当TOF count=2、3、4时,所对应的实测T1值为0.0(0.0,3.8)%、6.0(5.0,9.0)%、9.0(6.0,13.0)%。结论肌松药从深度阻滞到早期恢复阶段罗库溴铵较顺阿曲库铵恢复快。目测法观测TOF count 1出现较加速度换能器肌松监测仪测到的T1显现早。根据TOF count 1出现的时间可预估神经肌肉阻滞程度恢复到TOF count=2、3、4的时间。
邓智光冉建蓝岚黄焕森欧阳葆怡
关键词:顺阿曲库铵TOF目测法TOFCOUNT
罗库溴铵和顺阿曲库铵神经肌肉阻滞期间TOF的T/_1与TOF count对比观测
目的:探讨应用定性方法评估TOF T1水平的可行性。 方法:择期手术成年患者108例,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用TOFWATCH SX监测仪以TOF模式透皮刺激腕部尺神经,同时在同侧手应用目测法观测单次静...
邓智光
关键词:罗库溴铵顺阿曲库铵TOF目测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