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清涛

作品数:32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哲学宗教
  • 6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马克思学
  • 13篇马克思学说
  • 8篇逻辑
  • 7篇主义
  • 5篇唯物
  • 5篇唯物史观
  • 5篇马克思主义
  • 5篇辩证法
  • 4篇哲学
  • 4篇证法
  • 4篇逻辑起点
  • 4篇辩证
  • 3篇学说
  • 2篇道德
  • 2篇学说体系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中介
  • 2篇儒学
  • 2篇儒学体系
  • 2篇社会

机构

  • 18篇山东大学
  • 16篇潍坊市委党校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1篇王清涛
  • 1篇孙建青
  • 1篇王立胜
  • 1篇魏连
  • 1篇王立胜

传媒

  • 4篇当代世界与社...
  • 3篇东岳论丛
  • 2篇探索
  • 2篇山东行政学院...
  • 1篇理论前沿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求实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理论界
  • 1篇管子学刊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潍坊学院学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前沿
  • 1篇中共青岛市委...
  • 1篇哈尔滨市委党...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3
  • 2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理解马克思学说必须正确区分的三对关系
2011年
厘清马克思学说同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学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学说科学内涵的前提,是科学构筑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基础。科学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建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动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科学性、革命性的根本保证。
魏连王清涛
关键词:马克思学说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
马克思学说体系与孔子儒学体系结构的异同及其相融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从逻辑起点出发,经过逻辑中介演绎,到达这门学说的逻辑终点,是一门学说体系的基本结构。马克思学说体系与孔子儒学体系都是从人出发,分别从"现实的人"和"仁"出发,以"政治经济批判"和"伦理批判",以及"革命的实践"和"道德实践"作为逻辑中介,各自成就了"全面发展的人"和"仁人"这一理想人格,从而走进了价值理想相近的逻辑终点"共产主义"和"大同世界"。马克思学说体系和孔子儒学体系基本元素、体系结构和价值取向的趋同性,决定了二者可融合的基本特性。这种相融性的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孙建青王清涛
关键词:相融性
也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
2014年
当下中国正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这样一场重大的、历史性的转变正在努力寻找一种理论表述。这种理论表述的冲动就是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自主建构的内在动力。建国以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历经了一个丧失与重建的过程,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是其自主性丧失与重建的内在根据。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自主性的重建不仅限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揭示,其深层涵义在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是一个自觉自为的主体,其自主性重建过程就是其自我扬弃的过程,在自我批判中实现统一的主体—客体。
王清涛
关键词:社会转型
批判是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出场路径被引量:2
2012年
马克思人本质理论是在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以及它们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批判中生成的。根据不同时期批判对象的特性,马克思依次揭示了寓于批判对象中的人本质的内涵。在次第展开的革命的批判中,马克思人本质理论逐渐完善,并且最终在批判中创立了唯物史观,使人本质理论在唯物史观的照耀下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形态。马克思从确立人的自由本质,到批判人本质的不同异化形式,最终揭示社会关系既是人本质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人本质的异化,其人本质理论的批判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逻辑过程。批判是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生成方式,并且仍然是当下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王清涛
关键词:人本质异化出场路径
大力弘扬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
2009年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伟大实践出发,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刻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飞跃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逐步形成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科学态度,确立了新马克思主义观,进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新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在2006年基本形成。科学发展观是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新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的突出贡献,是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思想。
王清涛
关键词:新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确立被引量:18
2015年
任何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是从其逻辑起点演绎出结构严谨的理论系统,逻辑起点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整个体系向前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也是因其逻辑起点的内在矛盾推动展开的,该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推动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是当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同时,这一对矛盾范畴的内在紧张与对立又规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性质和任务,逻辑地演绎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和历史性,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阶段性和历史性,并且使其具有一定的适用域。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本解决,新的矛盾逐渐凸显,这必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创新与发展的历史机遇。
王立胜王清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中国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学说展开的内在动力
2010年
马克思学说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对人本质的揭示及人的解放道路的探索是马克思学说的主题。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构筑经历了一个从抽象的人出发,经过对人本质的异化的揭示,最后到达现实的人的阶段,这三个阶段表现为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现实人的本质的内在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马克思学说展开的内在张力。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马克思学说展开的逻辑结论就是对导致人本质异化的社会关系的克服和全面发展的人的实现。
王清涛
关键词:马克思学说内在动力社会关系
从马克思文本逻辑看其学说的层次结构被引量:1
2009年
对马克思学说的层次性结构的正确认识是重建马克思主义在场性的前提。对马克思主义层次性的解读存在不同范式,结构性解读和功能性解读是已有的基本范式,而按照马克思的文本逻辑对其学说的层次性结构进行解读则是马克思学说层次性研究的范式转换。马克思文本中有关于其学说层次性理解的逻辑,是对马克思学说层次性划分的最终根据。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学说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第二层次是唯物史观,第三层次是其科学体系。
王清涛
关键词:马克思学说唯物史观
当代科学视野下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评《人类历史科学原理》被引量:2
2010年
以科学的名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总是伴随着科学进步不断再现,赖泽民先生的"人类历史科学原理"就力图借助耗散结构理论来否定马克思学说的科学性。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的"人类历史科学原理"对以辩证法为基础的马克思学说科学性的质疑事实上是以科学名义对辩证法的质疑。马克思学说就是大写的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学说的生成路径、存在方式、在场保证和发展根据。辩证法与耗散结构理论并不矛盾,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科学化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能以之批判或取代马克思学说本身。
王清涛
关键词:辩证法马克思学说耗散结构理论
资本逻辑的兴起与当代中国的价值重建被引量:5
2016年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财富快速积累。但与此同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普遍迷茫,精英阶层缺乏精神指引,社会大众缺乏道德是非,整个社会缺乏明确的前进方向。重建价值,是当代中国人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重建精神价值,需要回溯我们的来路:在毛泽东时代建构的精神价值体系,对于当代中国仍然具有哪些启示;与此同时,也要反思改革开放30年,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的全面渗透怎样重构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回答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二元逻辑,如何获得辩证的统一,而不致任由资本逻辑全面地瓦解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本文是作者对上述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和回答,其中的历史与现实分析相当尖锐,也相当深刻,值得读者深思。
王立胜王清涛
关键词:当代中国人资本逻辑社会大众中国经济精英阶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