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作品数:40 被引量:29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被引量:7 2009年 王华 熊英 母得志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组织病理学 高浓度氧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低出生体质量(LBW)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240例LBW儿为研究对象,其日龄为生后即刻至3d,出生体质量为730-2 400g,其中早产LBW儿为236例(98.33%),足月LBW儿为4例(1.67%)。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LBW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情况,以及LBW儿住院来源、电话追踪随访次数、母亲职业与喂养方式的关系。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240例LBW儿中,纯母乳喂养为7例(2.9%),混合喂养为30例(12.5%),人工喂养为203例(84.6%)。236例早产LBW儿的纯母乳喂养率(2.5%)低于足月产LBW儿(25.0%),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P〈0.01)。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妇所分娩的高危新生儿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外院转入者(3.2%vs 0),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P〈0.01)。电话追踪随访次数与纯母乳喂养方式存在正相关关系(r=0.481),电话追踪随访次数≥3次者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1次者,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7,P=0.000)。母亲职业为干部(职员)的母乳喂养率低于无业者(农民)(1.72%vs 3.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P〈0.001)。结论完善新生儿科医师对高危产妇围生期会诊制度、加强产前母乳喂养宣教、完善NICU探视与追踪随访制度,是提高NICU中LBW儿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 王华 伍金林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婴儿 低出生体重 母乳喂养 吞咽功能训练对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研究吞咽功能训练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为NICU早产儿喂养的改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14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流失后最终干预组65例,对照组69例,干预组每天接受1次吞咽功能训练,直至其停止管饲喂养。对照组接受NICU常规护理,包括间歇喂养、体位支持等。记录两组达到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并在这两个时间点观察喂养效率,记录每天体重,计算体重增长速度。结果干预组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和体重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开始经口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两组比较,干预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体重增长速度、住院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结论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状况的改善。 马丹 刘小芹 王华 罗蓉 王秋 李娜关键词:早产儿 经口喂养 吞咽功能训练 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 被引量:12 2010年 周艳 王华关键词: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 早产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神经系统后遗症 低智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通气策略 被引量:20 2017年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或肺发育不成熟引起的新生儿有效通气障碍。对NRDS患儿的正确通气策略选择,是治疗NRDS的重要措施,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都会对NRDS患儿造成伤害。笔者拟就NRDS患儿通气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王华 母得志关键词:呼吸机所致肺损伤 通气策略 不同胎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确诊为BPD的118例早产儿病历资料。根据胎龄分为超早早产儿组(〈28周)、极早早产儿组(28~31周)及晚期早产儿组(32~36周),分析不同胎龄的BPD患儿在妊娠期并发症、产前激素使用、性别、生产方式、用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18例患儿中超早早产儿18例,极早早产儿82例,晚期早产儿18例;男婴71例,女婴47例;出生体质量≤1000g27例,〉1000~1500g70例,〉1500~2000g15例,〉2000g6例。在不同胎龄BPD患儿中,超早早产儿组全程使用持续正压通气9例,显著多于晚期早产儿(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5,P=0.011)。母亲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对晚期早产儿组患儿的影响较超早早产儿组(χ2=4.018,P=0.045)及极早早产儿组(χ2=4.878,P=0.027)大;母亲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对超早早产儿组及极早早产儿组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597)。超早早产儿组总吸氧时间[(56.56±29.58)d]较极早早产儿组[(43.15±14.86)d]及晚期早产儿组[(37.75±16.87)d]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85,P=0.000)。超早早产儿组住院时间[(56.56±29.58)d]较极早早产儿组[(46.23±14.04)d]及晚期早产儿组[(39.06±29.81)d]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06,P=0.004)。结论超早早产儿及极早早产儿患BPD的例数较晚期早产儿显著增加。胎龄本身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所以应尽量延迟孕周。预防超早早产及极早早产、避免宫内缺氧及合理用氧是预防早产儿BPD发生及减少住院时间的重要措施。 黄静兰 王华 唐军 石晶 屈艺 母得志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影响因素 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和适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SGA)儿和适于胎龄(AGA)儿的临床特点,为提高围生期早产儿管理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出院的688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胎龄与出生体重,将其中151例SGA儿纳入SGA组,537例AGA儿纳入AGA组。回顾性分析早产儿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学比较2组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常见并发症及其母亲孕期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1)SGA组早产儿出生体重较AGA组低,住院时间较AGA组长,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性别构成比及娩出方式(剖宫产与自然分娩)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SGA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较AGA组低,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低血糖发生率较AGA组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GA组早产儿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及子痫发生率较AGA组高,胎膜早破发生率,则较AGA组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剖宫产母亲产前,使用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SGA儿的RDS发生率比较,以及AGA儿的RD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中,SGA儿较AGA儿有更多围生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更长。需加强对晚期早产儿中SGA儿的管理及随访,提高其生存质量。 何洋 蔡丽梅 唐军 王华 母得志关键词:围生期医护 适于胎龄儿 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证据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多数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疾病都可用高频通气(HFV)或常频通气(CMV),但哪种模式更适用,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本文对已有的文献进行评估,从循证医学角度对HFV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方面的使用进行评价。方法对新生儿使用HFV及CMV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新生儿HFV组与CMV组比较,在慢性肺疾病(CLD)、气胸、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两组间的病死率上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有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存在时,吸入N0治疗时与HFV联合应用比与CMV联合应用更有利于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氧合作用。结论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新生儿呼吸衰竭发生时选择HFV并不比CMV模式更为有效,但是PPHN存在时将N0与HFV联合应用更为有效。 罗黎力 王华关键词:新生儿 呼吸衰竭 高频通气 17β-雌二醇抑制高氧所致少突前体细胞凋亡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高氧及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ir B)对大鼠体外少突前体细胞(OPCs)的影响,以及17β雌二醇(E2)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逆转录定量酶联反应(RT-q PCR)检测OPCs的Pir B m RNA和蛋白表达,用si RNA沉默OPCs的Pir B,高氧刺激后再用E2处理,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OPCs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结果高氧导致OPCs凋亡增加和活性降低,E2能够明显下调Pir B的表达,E2处理或沉默Pir B能够明显减少高氧所致的OPCs凋亡、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高氧导致OPCs的凋亡,而E2能够保护高氧所致的OPCs凋亡。 王华 母得志关键词:高氧 17Β-雌二醇 凋亡 呼吸衰竭新生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的循证医学研究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evaluation)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在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1983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Medline,EMBASE,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文献中有关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通气(conventional ventilation,CV)的文献19篇(均为英文文献),其中17篇为早产儿(胎龄<34孕周)或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产重<2000 g)儿使用HFOV亚组1与CV亚组1的比较,共纳入受试患儿3652例;另外2篇为足月及近足月儿选择性、解救性使用HFOV亚组2与CV亚组2的比较,共纳入受试患儿197例。采用Meta分析法对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比较两种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性。结果在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中,HFOV亚组1和CV亚组1(28~30)d龄新生儿中,死亡率、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气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FOV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率有降低(P<0.05),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生率降低(P<0.05)。在足月儿和近足月儿中,HFOV亚组2和CV亚组2新生儿中,生后28 d死亡率、气漏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由于各种疾病所致新生儿呼吸衰竭时,选择高频振荡通气并不比常频通气模式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王华 母得志 熊英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