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俞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叶酸介导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靶向性与活性评价被引量:14
- 2009年
- 研究能主动靶向于前列腺癌细胞PC-3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EGCG)白蛋白(BSA)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与体外靶向性和活性评价。去溶剂法制备叶酸介导EGCG白蛋白纳米粒(FA-EGCG-BSANP),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纳米粒形状和粒径,HPLC测定EGCG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酸偶联量,以激光共聚焦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FA-EGCG-BSANP对PC-3细胞的靶向性,用MTT法测定其体外活性。所得FA-EGCG-BSANP的平均粒径为200nm左右,分布均匀;EGCG的包封率可达(81.5±1.8)%,载药量为(29.3±0.6)%,叶酸偶联量为18.363μg.mg-1BSA;PC-3细胞对FA-EGCG-BSANP的摄取量为EGCG-BSANP的23.65倍,并且呈现较强的浓度依赖性;同等浓度下FA-EGCG-BSANP对PC-3细胞的抑制率为82.8%,而EGCG溶液和EGCG-BSANP分别为58.6%和55.1%,并且抑制率与PC-3细胞对这些纳米粒的摄取能力呈正相关。FA-EGCG-BSANP能明显提高EGCG对PC-3细胞的靶向效果,并提高了对细胞的致死作用,从而提高了EGCG作为一种潜在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探索该纳米粒在体内的靶向性、活性和代谢规律提供了实验基础。
- 祖元刚袁帅赵修华张俞张晓楠姜茹
- 关键词:纳米粒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靶向性
- 蒙古栎叶片多酚的超声提取、优化及抗氧化能力被引量:17
- 2010年
- 以抗氧化活性为示踪,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对超声提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多酚质量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为双响应因子,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28.62%,提取时间30.90 min,液料比19.96 mL.g-1,提取次数3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2.0 g蒙古栎叶片原料中多酚质量为84.88 mg,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0.79 mol.g-1。蒙古栎叶片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223 mg.L-1,高于BHA、BHT、VC和VE等4种合成抗氧化剂。
- 刘洋刘婷婷于鑫张俞杨磊祖元刚
- 关键词:蒙古栎多酚超声提取响应面法抗氧化
- 东北5种常见松科树种针叶中莽草酸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试验的树种针叶采摘于本校内(N45°43.096’,E126°38.03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杨磊等2009),研究同一生境条件下5种东北常见松科树种白扦(Picea meyeri Rehd.et Wils.)、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沙松(Abies holophylla Maxim.)和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 Rupr.)针叶中莽草酸含量的全年动态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 杨磊刘洋张俞杨逢建刘玉祖元刚
- 关键词:针叶树种松科高效液相色谱法
- 叶酸介导硫酸长春碱纳米靶向制剂的制备及体外功能分析
- 长春碱是从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生物碱。从70年代起,长春碱开始被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主要用于治疗何杰金氏病、乳腺癌、非小细胞性肺癌等。临床上应用的长春...
- 张俞
- 关键词:抗癌活性功能分析
- 文献传递
- 蒙古栎种壳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及抗氧化能力被引量:6
- 2010年
-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蒙古栎种壳多酚进行了提取。对超声提取过程中的各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法进行了得率与纯度双响应值的优化,得到蒙古栎种壳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56%,液料比30.72∶1 mL.g-1,提取时间42.39 min,在此条件下蒙古栎种壳多酚平均得率为0.38%,平均纯度为18.8%,该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176μg.mL-1,高于合成抗氧化剂BHA和BHT等。
- 张俞刘婷婷刘洋杨磊祖元刚
- 关键词:蒙古栎种壳多酚超声提取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