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元军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外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翻译
  • 1篇引航
  • 1篇诗歌翻译
  • 1篇诗学
  • 1篇视域
  • 1篇思维差异
  • 1篇苏曼殊
  • 1篇中西思维
  • 1篇中西思维差异
  • 1篇理论观照
  • 1篇曼殊
  • 1篇翻译实践

机构

  • 4篇四川外语学院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作者

  • 4篇黄元军
  • 2篇覃军
  • 1篇安东阳

传媒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诗学理论观照下胡适诗歌翻译风格研究
胡适是中国诗歌翻译史上的先驱,其“开风气之先”的白话译诗为“白话入诗”开辟了道路,在中国文学史和翻译史上立下了不朽丰碑。纵观胡适译诗风格,1918年前为古体文言译诗,1918年后为自由体白话译诗。译诗风格的独特性还体现在...
黄元军
关键词:诗歌翻译诗学
文献传递
中西思维差异:翻译的另一引航者被引量:9
2009年
对中西思维差异的探究,严复和林语堂等是国人的先驱。时至今日,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中西思维的差异随处可翻阅到。但有条理地总结、分析主要的思维差异,用实例证明差异对翻译的巨大影响并提供可行的转化思路的书论却不多见。从宏观上讲,中西思维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思维结构、思维方法和思维表达。从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入手,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运用典型实例,指明差异带来的影响,并提供在翻译实践中灵活处理的思路。
黄元军覃军
关键词:中西思维翻译
翻译视域下的林纾现象——兼论林纾的翻译被引量:6
2010年
晚清时期的翻译家林纾开创了外国小说评介的先河,但其译作不尽完美,受到了鲁迅、刘半农等人的批评,钱锺书也撰文指出林纾的翻译是讹译的代表。正因为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人对林纾的印象贬大于褒。使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来描述林译作品所呈现的特征,可引导人们对林纾进行合理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及客观的研究。通过对概念的系统论证和对现象产生根源的探究,指出了运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的意义。
黄元军安东阳
苏曼殊翻译实践述评被引量:4
2010年
苏曼殊是广东珠海人,也是中国近代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在诗文创作方面硕果累累;在文学翻译方面,包括对英国文学、法国文学的、印度文学的译介,成绩斐然。通过深入了解其译作特点及翻译思想,可以发现,他确实是一位能与严复、林纾齐名的近代翻译大家。其翻译选材,经历了从表现功利性的政治文本到追求人性的艺术文本的转变,其翻译风格则着重表现在他善用旧体格律诗来表达译文。
黄元军覃军
关键词:苏曼殊翻译实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