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敏

作品数:2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1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CNTS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5篇合金
  • 4篇力学性能
  • 4篇AL-ZN-...
  • 4篇力学性
  • 3篇电池
  • 3篇汽车
  • 3篇铝基
  • 3篇铝基复合材料
  • 3篇磨损率
  • 3篇SUB
  • 3篇T6
  • 3篇T6热处理
  • 2篇增强铝基
  • 2篇增强铝基复合...
  • 2篇强化相
  • 2篇燃料电池
  • 2篇稀土

机构

  • 22篇南昌工学院
  • 2篇辽宁工业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23篇曾敏
  • 9篇张莉
  • 7篇何苗
  • 4篇陈晖
  • 3篇简正豪
  • 2篇武晓峰
  • 2篇尹志安
  • 2篇王健农
  • 2篇姜毅
  • 2篇王凯
  • 2篇赵英
  • 1篇徐九南
  • 1篇张杰
  • 1篇王晓霞
  • 1篇周烨
  • 1篇覃喆华
  • 1篇韩沛
  • 1篇胡胜楠
  • 1篇余伟杰
  • 1篇邱志敏

传媒

  • 3篇热加工工艺
  • 2篇轻金属
  • 2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稀有金属与硬...
  • 1篇炭素技术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合稀土(Pr+Ce)变质处理ZL105铝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混合稀土(Pr+Ce)对ZL105铝合金微观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混合稀土(Pr+Ce)可有效细化α-Al晶粒和共晶Si相,当稀土含量为0.50%时,细化效果最佳,α-Al晶粒变得细小而圆整,αA1枝晶晶界也变清晰;变质后共晶Si相由针片状、板块状转化为短棒状、颗粒状。未变质ZL105铝合金的硬度值为70.9HV,而添加0.50%混合稀土的变质合金硬度值达到最高,为88.3HV,与未变质合金相比提升了24.54%。未变质处理合金的耐磨性能较差,其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分别为0.1927g和0.598,而添加0.50%混合稀土后合金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分别为0.1220g和0.520,磨损量减少了0.0707g,摩擦系数降低了13.04%。ZL105铝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剥层磨损,且磨屑尺寸粗大;而当添加0.50%稀土后,变质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且磨屑以细颗粒和粉末状为主。
陈晖周烨曾敏杜丘美胡文华
关键词:混合稀土摩擦磨损性能
挤压态CNTs/Al-Zn-Mg-Cu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通过熔融铸造工艺制备了12vol%CNTs(碳纳米管)/Al-Zn-Mg-Cu铝基复合材料,随后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热挤压变形处理。利用MG-200型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铸态及挤压态复合材料进行摩擦磨损测试,研究了不同载荷作用下挤压态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演变,并且探究了挤压态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NTs的加入细化了Al-Zn-Mg-Cu合金中的α-Al晶粒并且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随后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热挤压变形,材料的晶粒被挤碎,CNTs与第二相沿挤压方向呈流线型分布。随着外加载荷的增加,挤压态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逐渐增大,磨损形貌逐渐恶化。在40 N载荷作用时,挤压态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为0.011976 g/mm,与铸态复合材料相比磨损率降低了80.11%,此时挤压态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曾敏张莉姜毅武晓峰武晓峰
关键词:磨损率
一种运输用夹紧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输用夹紧机器人,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主壳体上固定焊接有主面板,所述主面板上固定焊接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液压缸、夹紧板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夹紧板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固定...
曾敏张莉程婷何苗
文献传递
一种稀土元素铒改性铸造亚共晶Al-Mg<Sub>2</Sub>S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元素铒改性铸造亚共晶Al‑Mg<Sub>2</Sub>Si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2.53%~7.26%的Mg;1.47%~4.24%的Si;0.10%~0.30%的Er;余量为Al。其中M...
武晓峰曾敏张莉程婷陆志鹏
文献传递
一种Al-Mg<Sub>2</Sub>Si-Mg-Mn-Y-B高强韧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Al‑Mg<Sub>2</Sub>Si‑Mg‑Mn‑Y‑B高强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Mg:5.65~7.54%,Si:2.95~4.05%,Mn:0...
武晓峰张莉程婷陆志鹏曾敏
一种汽车排线折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排线折弯装置,包括操作框、固定板、工作台以及活动板,所述操作框的下方一体成型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设的矩形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与活动板相对应的固定板;所述操作框的...
尹志安王凯孙文龙熊力东曾敏胡珊王志强
Al-Si-Cu-CNTs铝基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采用超声振动辅助熔融铸造法制备了Al-Si-Cu-CNTs铝基复合材料,通过金相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和物相分析,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摩擦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研究结果显示:CNTs增强相均匀地分散于Al-Si-Cu合金基体中,主要分布于Si相周围,对Si相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并且CNTs的加入对合金的显微硬度有提升作用。在30 N载荷作用下,Al-Si-Cu-1.0%CNTs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分别为0.0416 mg/m和0.3825,较基体合金(0.0737 mg/m和0.4331)减少了43.55%和11.68%。在摩擦磨损试验过程中,复合材料中裸露的CNTs优先与摩擦副接触,有效减少了复合材料与摩擦副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极大地改善了材料的摩擦摩损性能。
简正豪曾敏张杰
关键词:CNTS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行为
T6态CNTs/Al-Zn-Mg-Cu复合材料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2021年
本实验中在超声波振动的辅助作用下,利用熔融铸造法制备了12 vol.%含量CNTs增强Al-Zn-Mg-Cu复合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拉伸及硬度测试研究了T6热处理对12 vol.%CNTs/Al-Zn-Mg-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在470℃固溶处理3 h后,沿晶界偏析的Mg(Zn,Cu,Al)2相溶入铝基体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因为Al 7Cu 2Fe相熔点过高,其形貌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120℃低温时效处理24 h之后MgZn 2相逐渐析出,沉淀相以弥散分布的形式存在于基体中。T6热处理之后的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了179.23 HV、398.68 MPa与5.90%,与铸态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比分别提高了31.89%、36.29%和210.52%。复合材料经过T6热处理之后断口表面出现了许多大小和深浅不一的韧窝,表现出更好的强度和韧性。
何苗曾敏张莉徐九南王细洋
关键词:T6热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一种禽蛋转运整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禽蛋转运整理装置,其由机械手机构、行走机构、蛋盘推进机构、蛋盘推出机构以及控制系统组成,机械手机构、蛋盘推进机构和蛋盘推出机构设置在支撑板的上端,行走机构设置在支撑板的下端,控制系统通过对机械手旋转电...
史朋要曾敏谢太飞温孝德李昊泽胡胜楠赵英
文献传递
氧化钛包覆CNT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2022年
采用钛酸四丁酯水解法制备氧化钛包覆的碳纳米管(TiO_(2)@CNTs),并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包覆氧化钛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TiO_(2)@CNTs/Al)。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拉伸试验等研究了TiO_(2)@CNTs/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O_(2)@CNTs均匀分布在铝基体中明显细化了铝基体晶粒,且包覆在CNTs表面的氧化钛可以锁定CNTs并促进CNTs和铝基体的界面结合。当添加1.5 wt.%TiO_(2)@CNTs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88 MPa和238 MPa,比铝基体分别提高了62%和32%。氧化钛的引入提高了CNTs和铝基体的界面结合,使得载荷从铝基体到CNTs的高效转移。TiO2@CNTs/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主要由于细晶强化、Orowan强化、热失配强化和载荷转移强化的协同效应。
何苗曾敏程婷张莉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