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斌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鳗弧菌
  • 2篇弧菌
  • 2篇胞外蛋白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修饰
  • 1篇酶表达
  • 1篇酶活性
  • 1篇金属蛋白
  • 1篇金属蛋白酶
  • 1篇化学修饰
  • 1篇环境因子
  • 1篇胞外蛋白酶
  • 1篇VIBRIO
  • 1篇ANGUIL...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陈吉祥
  • 2篇池政豪
  • 2篇李筠
  • 2篇刘斌
  • 1篇张晓华
  • 1篇杨慧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鳗弧菌胞外金属蛋白酶的化学修饰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用DEPC、EDC、DTNB、PMSF等8种化学修饰剂对鳗弧菌胞外金属蛋白酶进行了化学修饰。结果表明化学修饰后酶的活力发生了改变,其中组氨酸、酸性氨基酸、半胱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引起酶活性的明显降低,说明组氨酸残基、酸性氨基酸、半胱氨酸残基及其二硫键在维持酶活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酶活力所必需;而对精氨酸、丝氨酸、ε-氨基等修饰后酶活性影响较小,表明不是酶的活性所必须的基团。
池政豪陈吉祥杨慧刘斌李筠
关键词:胞外蛋白酶化学修饰酶活性
环境因子对鳗弧菌生长和胞外蛋白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一种水产动物的重要致病菌,鳗弧菌分泌的胞外蛋白酶是该菌的致病因子之一。研究了环境因子对鳗弧菌W-1生长及胞外蛋白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鳗弧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菌体生长量在21h达到最高,胞外蛋白酶的活力在24h最高。在37℃培养时,菌体生长和酶活力显著降低;添加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碳源物质均能显著促进菌体的生长,但对于胞外蛋白酶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1mmol/LEGTA对菌体的生长和胞外蛋白酶表达没有明显影响,而1mmol/L的EDTA强烈抑制鳗弧菌的生长及其胞外蛋白酶的表达。添加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对菌体的生长及其胞外蛋白酶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陈吉祥刘斌池政豪李筠张晓华
关键词:环境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