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俊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平滑肌
  • 6篇细胞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
  • 4篇MYOCAR...
  • 3篇鼠骨
  • 3篇平滑肌样细胞
  • 3篇平滑肌祖细胞
  • 3篇祖细胞
  • 3篇小鼠
  • 3篇小鼠骨髓
  • 3篇肌样细胞
  • 3篇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蛋白
  • 2篇心肌
  • 2篇荧光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阮秋蓉
  • 8篇余俊
  • 4篇孟寒
  • 4篇黄冠
  • 2篇许梅
  • 2篇瞿智玲
  • 2篇李燕
  • 2篇陈雪
  • 1篇瞿志玲
  • 1篇余兰
  • 1篇王珊珊
  • 1篇张鹏

传媒

  • 4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利用Psm22α-EGFP-1质粒重组体从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中分选平滑肌祖细胞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为了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离纯化出平滑肌祖细胞,探讨骨髓来源的平滑肌祖细胞(SMPC)向平滑肌方向分化的机制和特点。方法构建了含有 sm22α启动子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序列的质粒重组体后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 Psm22α-EGFP-1重组体转入体外原代培养一周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中。在转染后的3、5、7、10 d 分别观察平滑肌特异性蛋白sm220α启动子控制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和转入重组体后间充质细胞形态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测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 myocardin mRNA 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以免疫荧光法检测转染后第5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D34的表达。结果转入 Psm22α-EGFP-1重组体后的第3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细胞。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数目持续增加,在第7天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弱。在不同时间点的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 d:7%±0.13%,5 d:10%±0.32%,7 d:20%±0.26%,10 d:12%±0.18%,t=3.45,P<0.05。在相应的时间点的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yocardin mRNA 表达变化的趋势与绿色荧光表达的变化趋势大致相符。阳性对照组的脂质体的转染效率每个组均控制在70%±1.5%(P>0.05)。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发绿色荧光的细胞形态呈多态性,动态观察发现绿色荧光蛋白的分布趋势是从胞核逐步分布至胞质。免疫荧光显示在转染后第5天的细胞中 CD34的阳性率为5.2%±0.21%(P>0.05)。结论在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存在着具有向平滑肌细胞方向分化潜能的祖细胞,即所谓的平滑肌祖细胞。利用 Psm22α-EGFP-1质粒重组体可以从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中分选出平滑肌祖细胞。
余俊阮秋蓉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祖代细胞转染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介导小鼠骨髓KDR^+干细胞自体动员以及心肌梗死后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2010年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自体动员骨髓KDR+干细胞对小鼠心肌梗死的修复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冷冻法制造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四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组、AMD3100抑制组、阴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最后一次给药后1h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KDR+细胞数。分别于造模后2周和4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梗死边缘区新生毛细血管数。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组KDR+细胞数(2.88%±0.67%)较阴性对照组(0.68%±0.24%)及假手术组(0.62%±0.24%)明显增高,而AMD3100抑制组KDR+细胞数(0.28%±0.13%)较促红细胞生成素组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造模后2周和4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心肌梗死边缘区新生毛细血管数较AMD3100抑制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AMD3100抑制组心肌梗死边缘区新生毛细血管数只在造模后2周较阴性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动员骨髓KDR+干细胞到外周血中并到达心肌梗死缺血区参与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这种作用能够被AMD3100完全抑制,提示促红细胞生成素自体动员骨髓KDR+干细胞到外周血可能是通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及其受体CXCR4轴实现的。
余兰瞿志玲余俊张鹏阮秋蓉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肌梗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myocardin的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地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联合高浓度胎牛血清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可行性及myocardin在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50μg/L)联合高浓度胎牛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于诱导前,及诱导4d和8d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和myocardi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诱导前及诱导4d和8d时,平滑肌肌动蛋白、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和myocardin三种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平均灰度值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联合高浓度胎牛血清可有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Myocardin在此分化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孟寒阮秋蓉瞿智玲黄冠余俊
关键词:平滑肌样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胎牛血清MYOCARDIN
myocardin基因沉默在PDGF—BB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构建myocardin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其对myocardin基因的沉默效应及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利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50mg/L)联合高浓度胎牛血清(20%FBS)诱导其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构建含u6启动子和myocardin特异短发卡RNA(shRNA)编码序列的质粒载体pGen—myo-shRNA,以含非特异性shRNA编码序列的质粒载体pGenesil—Con(pCon)为阴性对照,分别转染诱导培养后第6天的小鼠MSC,48h后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myocardin在mRNA水平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yosinheavychain,SM-MHC)的表达来鉴定平滑肌样细胞的分化。结果成功构建myocardin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其沉默myocardin基因后,干扰组相比空白对照组myocardinmRNA表达下调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干扰组SM—MHC阳性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存在少数细胞具有分化成为平滑肌样细胞的潜能;构建的pGen-myo—shRNA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myocardin基因的表达,且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
黄冠许梅余俊孟寒陈雪李燕阮秋蓉
关键词:小分子干扰平滑肌
利用Psm22α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1质粒重组体从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中分选平滑肌祖细胞被引量:1
2007年
余俊阮秋蓉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平滑肌祖细胞脂质体转染
心肌素在平滑肌细胞分化及表型调节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平滑肌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粥样斑块中的平滑肌细胞不仅来源于中膜平滑肌,还可以从骨髓干细胞分化而来。平滑肌细胞的分化是高度可逆的,并在多种局部环境因素的参与作用下发育。平滑肌细胞表达多种标志表明它们在分化成熟中的相对状态。但是没有单个细胞分化特异性标志能将平滑肌细胞与其它完全区别开。心肌素及与其相关的血浆反应因子共刺激因子、ETS家族三元复合物(EIK-1)和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对平滑肌细胞分化起到一定作用。因此平滑肌祖细胞概念的提出,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余俊阮秋蓉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心肌素平滑肌祖细胞
MYOCARDIN的表达和在平滑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在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联合20%胎牛血清(FBS)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平滑肌细胞(SMC)分化过程中,通过对促血管SMC分化因子myocardin和平滑肌分化标志物基因α-actin,SM-22等表达的研究,探讨myocardin在促血管SMC分化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骨髓干细胞培养基和贴壁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BMSC,然后细胞分为两组,诱导其向SMC分化:(1)20%FBS单独诱导;(2)PDGF-BB(50ng/ml)联合20%FBS诱导BMSC。分别于诱导0d,4d,8d,12d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myocardin,α-actin,SM-22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对小鼠BMSC的诱导过程中,检测出了myocardin,同时还有平滑肌分化标志物基因α-actin,SM-22等的表达。0d,4d,8d两诱导组细胞的myocardin,α-actin,SM-2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强(P<0.05),而诱导8d及12d时表达基本趋于稳定,与SMC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各项指标的表达水平在PDGF-BB与20%FBS联合诱导时比20%FBS单独诱导表达增强。不同诱导组之间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PDGF-BB联合20%FBS可有效诱导BMSC向SMC分化,myocardin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且PDGF-BB,20%FBS两者联合诱导比20%FBS单独诱导作用要强。
王珊珊阮秋蓉孟寒余俊许梅黄冠陈雪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平滑肌样细胞分化
myocardin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通过条件培养液(CM)和高浓度血清即20%的胎牛血清(FBS)联合作用下,myocardin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SMC)定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M联合20%FBS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时设立持续10%FBS、单20%FBS及单CM诱导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和SMC阳性对照组,分别于诱导前及诱导3、7、10和14d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在相应的时间点用免疫荧光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法检测myocardin以及SMC表面各种标志基因的表达变化,用透射电镜检测诱导后细胞内肌丝存在以此来证实诱导分化成功。结果光镜观察显示诱导前至诱导3、7、10和14d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纺锤形、多角形、扁平形和小圆形等多种形态逐渐转变为单一的长梭形,在诱导21d后显示出明显的峰-谷特征。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表达myocardin的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表达部位由胞质逐渐移向胞核,而表达平滑肌标志基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肌动蛋白重链(SM-MHC)的细胞也随之增加,同时联合诱导后3、7、10和14d表达myocardin和平滑肌标志基因(α-SMA或SM—MHC)的双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加。RT-PCR结果显示myocardin的mRNA表达逐渐上调,在诱导7d达到高峰后表达基本稳定(P〈0.05);平滑肌标志基因α-SMA及SM22α的表达随着myocardin表达上调而增加(r=0.81,P〈0.05),诱导10d后表达基本稳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yocardin蛋白和平滑肌标志基因α—SMA蛋白表达量在诱导后明显增加(r=0.84,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诱导21d后的分化细胞中有肌丝的存在。在不同时间点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联合高浓度的血清可有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SMC分�
李燕瞿智玲黄冠孟寒余俊阮秋蓉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