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丽雅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习惯性流产病因与治疗的进展
- HA 是妊娠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1%~2%,其病因复杂,流产时妊周不同,其发病因素也各不相同。染色体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各种先天性或后天因素造成的母体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母体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
- 田可歌乔丽雅王若薇
- 文献传递
- TORCH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有自然流产史的和102例无自然流产 史的妇女,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TORCH系列IgG和IgM。结果 观察组120例中TORCH阳性99例,检出率82.50%, 对照组16例阳性,检出率15.6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IgG阳性率分别:TOX12.50%,RUV20.00%,CMV39.17%, HSV-Ⅱ15.00%,IgM阳性率分别是:TOX 15.83%,RUV22.50%,CMV 41.67%,HSV-Ⅱ 17.50%。观察组感染两种或两种以 上TORCH病原体的49例,占感染总数的40.83%。结论 TORCH惑染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对胎儿的危害程度与母亲的感染 状况有关,因此有必要对孕妇进行TORCH系列病原体的检测。
- 宋平乔丽雅吕秋兰赵爱华师冬梅范敏
- 关键词:TORCH感染自然流产ELISA宫内感染
-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孕酮检测在妊娠早期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检测在妊娠早期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CL/RIA技术对300例早期妊娠者血清孕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检测。结果血清P值〉60nmol/L,血β-HCG〉50mIU/ml患者85例,占28.33%,经卧床休息,未用药治疗,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在30-60nmol/L,血β-HCG10—50/mIU/ml患者155例,占51.67%,经黄体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保胎治疗后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30nmol/L,血β-HCG〈10mIU/ml患者45例,占15%,终止妊娠者均可见清除宫内组织物中几乎不见新鲜绒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陈旧性出血;血清孕酮与β-HCG上升不同步患者15例,占5.0%,均最终难免流产。结论对于妊娠早期者动态观察血清孕酮与β—HCG,对于妊娠结局的预测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乔丽雅成争先
- 关键词:早期妊娠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调查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观察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对不同孕周的926名孕妇进行BV筛查,确定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取BV患者164例,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82例,孚舒达栓治疗82例,用药10d,停药1w后复查。结果妊娠期BV的检出率为17.71%。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BV有效率89.02%,孚舒达栓治疗BV有效率87.80%,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妊娠期BV有较高的发病率,乳杆菌活菌胶囊是治疗BV的安全有效药物。
- 乔丽雅田可歌宋平王若薇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乳杆菌活菌胶囊
- 弓形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弓形体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自然流产妇女与健康孕妇血清内TORCH系列病原体的IgM。结果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中弓形体(TOX)IgM阳性率与健康孕妇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而两组的风疹病毒(RU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型(HSV)的IgM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弓形体感染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 乔丽雅崔瀚之宋平刘怀霞王若薇
- 关键词:自然流产TORCH感染ELISA
- 弓形体感染导致自然流产的病因学分析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弓形体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自然流产妇女和健康孕妇血清内TORCH系列病原体的IgM。结果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中弓形体TOX-IgM阳性率为35.17%,健康孕妇仅为3.12%,两组相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两组的风疹病毒(RU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的IgM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弓形体感染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 张力乔丽雅
- 关键词:自然流产弓形体TORCH感染ELISA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23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171例(71.8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引起20例(8.40%),合并肝脏疾病18例(7.56%),重度妊高征引起25例(10.50%),Rh血型不合及病毒感染各2例(各占0.84%)。对血小板<50×109/L者用强的松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有合并症的血小板减少程度严重,大多<70×109/L,半数ITP有临床症状。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术前血小板仍<50×109/L可输注浓缩血小板。
- 张力乔丽雅田可歌
-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
- 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调查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观察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对不同孕周的926名孕妇进行BV筛查,确定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取BV患者164例,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82例,孚舒达栓治疗82例,用药10d,停药1w后复查。结果妊娠期BV的检出率为17.71%。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BV有效率89.02%,孚舒达栓治疗BV有效率87.80%,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妊娠期BV有较高的发病率,乳杆菌活菌胶囊是治疗BV的安全有效药物。
- 乔丽雅田可歌宋平王若薇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乳杆菌活菌胶囊
- 脐带绕颈181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的发生原因、诊断方法、产程处理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脐带绕颈1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过短无1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绕颈>3周者,脐带过长组明显多于脐带正常组(P<0.01),脐带绕颈的胎儿宫内窘迫率为25.41%,窒息率为11.60%,两组比较均P<0.01。脐带绕颈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阴道手术产与剖宫产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的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 王若薇乔丽雅吕秋兰宋平张宏珍赵爱华
- 关键词:脐带绕颈围产儿分娩
- 如何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筛选的准确率——测血糖试验评判标准研究
- 2006年
- 目的观察空腹(至少8h以上未进餐)作测血糖试验(GCT),并以GCT值≥7.2mmol/l为界值,对妊娠糖尿病诊断率的影响。方法以隔夜空腹作测血糖试验(GCT),并以GCT值≥7.2mmol/l为界值,同1天中任意时间(不论末次进餐时间)作GCT,并以GCT≥7.8mmol/l为界值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空腹测血糖试验不仅可明显提高筛选敏感度,同时不降低其特异性,从而减少了漏诊。结论空腹作GCT并以7.2mmol/l为界,可提高筛选GDM和G IGT的准确率。
- 赵爱华周国民吕秋兰田可歌乔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