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志波

作品数:27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交通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隧道
  • 7篇振动
  • 6篇爆破
  • 6篇爆破振动
  • 3篇断面
  • 3篇型钢
  • 3篇支护
  • 3篇教学
  • 3篇教学改革
  • 3篇冠梁
  • 3篇H型
  • 3篇H型钢
  • 3篇大断面
  • 2篇断面隧道
  • 2篇入侵
  • 2篇入侵现状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隧道洞口
  • 2篇塌方

机构

  • 1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4篇华侨大学
  • 4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江夏学院

作者

  • 26篇黄志波
  • 11篇林从谋
  • 5篇付旭
  • 4篇陈莹
  • 4篇葛冰洋
  • 4篇张在晨
  • 4篇邓成豪
  • 3篇林奇
  • 3篇汪勇
  • 3篇徐亮
  • 2篇崔广强
  • 2篇黄金山
  • 2篇孟凡兵
  • 1篇罗漪
  • 1篇吴能森
  • 1篇郑强
  • 1篇徐亮
  • 1篇洪艺超
  • 1篇苏彬

传媒

  • 4篇华侨大学学报...
  • 3篇福建建筑
  • 2篇郑州轻工业学...
  • 2篇福建工程学院...
  • 2篇林业工程学报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工程爆破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四川建材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车道扩挖隧道爆破振动对新建隧道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以泉厦高速公路大帽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应用数值模拟方法从振动速度、振动应力和应力波3个方面分析得出沿扩挖隧道轴向动力特性,同时分析自由面对爆破地震波的影响.结果表明:距掌子面15m处振速衰减达50%,且在离掌子面10m处振速已经低于安全临界值;最大主应力峰值在距掌子面15m的范围内衰减最快,在离掌子面15以上时爆破振动影响逐渐趋于稳定;应力波在0.4ms时应力达到最大值13.3GPa,而在0.6ms时最大应力衰减到771.2MPa,只有0.4ms时的5.80%;自由面对爆破地震波的反射作用使能量损失55.6%,但先建隧道自由面使地震波反射叠加,从而使能量增加.
孟凡兵林从谋郑强黄志波邓成豪
关键词:四车道隧道扩挖爆破振动
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2扩4支护优化及可靠性分析
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受地质及地形条件、总体路线线型等因素的约束,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日益增多,扩挖隧道项目也应运而生。目前关于大断面小净距隧道2扩4的研究成果非常少,主要集中在施工力学方面,对隧道支护优化和可靠度分析方面...
黄志波
关键词:特大断面小净距CD法参数辨识支护优化
文献传递
进化神经网络预测房屋爆破振动破坏程度研究
2018年
房屋在爆破振动作用下的损害状况是当前爆破工程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考虑爆破振动特征参量和房屋结构特性的影响,引入进化神经网络,并通过对神经网络结构参数和权值的优化,建立爆破振动对房屋破坏程度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该方法预测结果与房屋破坏情况吻合较好,其量化的结果对准确评判爆破振动对房屋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郑松鹏黄志波李辉汪勇志
关键词:爆破振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基于学情的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
2019年
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改革,对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文章立足于专业教学目标和学情,从课程内容重组、教学方法、作业及考核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黄志波黄金山邱正游
关键词:教学改革测量学教学效果
抗滑桩加固黏土边坡可视化模型试验研究
2024年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边坡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实施有效的边坡加固措施,对1个无桩边坡、7个不同桩位和桩长的抗滑桩加固边坡进行可视化模型试验,获取无桩边坡的滑动破坏过程,分析桩位和桩长对边坡潜在滑动面与抗滑能力的影响,并给出选取合理桩位和桩长的建议。试验结果表明:无桩边坡随着堆载增大,土体位移矢量变大,滑动轨迹逐渐形成,最终土体从坡趾处剪出,滑动面呈圆弧状;设置抗滑桩,当L(桩长)为1.0H(坡高)时,桩位从S_(x)(桩中心距坡趾水平距离)为0.4H处移动到1.0H处,边坡的潜在滑动面渐变深,剪出口位于坡趾附近,抗滑桩起到一定的支挡阻滑效果,尤其当桩位S_(x)=0.4H~0.6H时,抗滑桩加固边坡效果更佳;当S_(x)=0.8H时,随着桩长L从0.5H增大到1.25H,边坡的潜在滑动面从浅层向深层移动,抗滑能力提高,但L=0.5H~0.75H时,滑动面绕过桩底,抗滑桩易倾覆,未能起到明显的固坡作用;综合分析边坡土体位移场、桩身位移变化特征和坡顶堆载-竖向位移关系曲线等,建议桩位设于边坡中下部(L=1.0H时,S_(x)=0.4H~0.6H),加固边坡效果好且经济。这可为在边坡上修建邮电、交通和供水等基础设施、临时建筑物及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张诚紫罗漪黄志波
关键词:抗滑桩
农村潜在地质灾害调查研究
2016年
以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为研究对象,从削坡扩地、除植种果树两方面,分析了该地区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该地区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黄仕法黄志波汪勇吴珠梅罗景忠苏彬
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植被水土流失
基于学情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改革被引量:3
2018年
随着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改革,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情调查基础上,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明晰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课程内容重组、教学方法、作业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与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黄志波吴能森崔广强
关键词: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无支撑两级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无支撑多级支护结构的不同设计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以一个无支撑两级支护的粉质黏土深基坑为例,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并基于正交试验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就两级支护间距、开挖比以及两级支护结构长度对支护结构位移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采用无支撑两级支护结构的粉质黏土深基坑,两级支护结构的顶部最大位移受两级支护间距和开挖比影响的敏感度较高;两级支护结构位移之间存在“叠加作用”、“牵引作用”的相互影响,但当两级支护间距不小于总开挖深度的0.5倍时,相互影响不显著;当两级支护间距不小于总开挖深度的0.5倍,且开挖比为0.8~1.3时,两级支护结构的顶部最大位移比较接近,且不超过规范的一级基坑下限控制值,处于最合理的工作状态。
庄铃强吴能森黄志波许旭堂乐生煊
关键词:基坑开挖
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CRD工法下围岩位移变形规律被引量:1
2013年
以国内罕见的大跨度超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前欧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试验获得围岩变形数据,运用速率上限截断方法及小波理论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运用Ansys对开挖过程进行二维模拟,获得了一些变形规律:右上导坑的水平方向收敛计算值为18 mm,明显比其他2个方向值8.6 mm,3.8 mm大得多,而全断面水平方向收敛计算值7.9 mm与其他2个方向值4.5 mm,4.4 mm基本相同,均与实测值规律相同;右上导坑收敛曲线受开挖工序影响比较明显,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而全断面收敛曲线周期性不明显.
陈莹林从谋黄金山黄志波付旭
关键词:特大断面隧道围岩位移数值模拟
抗滑桩加固二元结构边坡可视化模型试验被引量:5
2023年
为全面了解抗滑桩加固土岩二元结构边坡土体的变形过程及特点,采用透明土模型试验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研究不同抗滑桩支护形式对坡内土体位移场的影响及滑移破坏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无支护和不同抗滑桩加固边坡土体位移场及位移-荷载曲线,同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对土体、岩石和抗滑桩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主要结论:抗滑桩支护的二元结构边坡,边坡土体破坏发生在桩前坡面浅层,表现为越顶剪切破坏;抗滑桩的阻滑效果与支护刚度正相关,支护刚度按大小依次是嵌岩双排桩、单排嵌岩桩、非嵌岩双排桩和单排桩;土体的黏聚力、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及重度等参数是影响坡内土体滑移的重要因素,抗滑桩和岩石参数对土体滑移无直接关联,而抗滑桩的阻滑效果与自身弹性模量和重度呈正相关。基于研究结论,对工程应用提出如下建议:单排桩支护仅用于对变形要求不高的二元结构边坡,且必须保证桩底有足够的抗滑约束力;对变形要求较高的重要工程,宜采用嵌岩双排桩支护。
刘强吴能森黄志波许旭堂徐祥
关键词:抗滑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