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
-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催化剂RGO-2的性能评价与分析
- 2013年
- 在100 mL固定床加氢评价试验装置上,对RGO-2标准剂与试验剂进行对比评价试验,结果表明,RGO-2试验剂的二烯烃脱除效果低于标准剂。采用新载体制备的RGO-2生产剂经对比分析与评价,发现其孔容、孔径及孔分布情况与标准剂相当,二烯烃脱除率高,工业应用效果良好。
- 郑景荣李明丰赵阳
- 关键词:石油化学工程二烯烃
- 加氢裂化催化剂RHC-3在高压下的反应性能研究与工业应用被引量:9
- 2012年
- 针对以加氢裂化尾油作蒸汽裂解原料为目标的加氢裂化装置,开发加氢裂化催化剂RHC-3。在中试装置上考察RHC-3催化剂在高压下对劣质原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RHC-3催化剂可获得理想的产品分布和优质的产品,选择性好,加氢裂化尾油质量显著改善。RHC-3催化剂在2.0Mt/a高压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催化剂,在保持较高尾油收率的情况下,可获得低BMCI值、高链烷烃含量的优质尾油。
- 赵广乐赵阳毛以朝胡志海
- 关键词:尾油催化剂加氢裂化
- 植物油加氢制备高十六烷值柴油组分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07年
- 介绍了植物油加氢制备柴油的主要化学反应、工艺方法以及该项技术的工业化状况,分析了植物油直接加氢、先加氢后异构、直接脱羧工艺以及植物油与矿物柴油掺炼工艺的特点,阐述了各工艺采用的催化剂类型、工艺条件以及产品属性。指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 赵阳吴佳王宣张晓昕孟祥堃
- 关键词:植物油加氢处理柴油十六烷值
- 硫对植物油加氢处理过程催化剂活性及化学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精制大豆油于固定床微反装置上考察硫对植物油加氢过程中催化剂活性和化学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硫流失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催化剂一旦失活,补硫仅能恢复其部分活性;进料中添加适量的硫可稳定催化剂活性。不同含硫化合物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不同,H2S对植物油加氢反应的活性有促进作用,而少量噻吩可作为催化剂的硫源,稳定催化剂的活性,但添加量较大时,则会抑制催化剂的活性。此外,H2S和噻吩均可以促进植物油加氢过程中的脱羧基反应。
- 赵阳孟祥堃
- 关键词:硫大豆油加氢处理噻吩
- 蜡油加氢裂化工艺中金刚烷指纹化合物的分析及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选择单金刚烷及双金刚烷化合物作为烃指纹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考察了不同加氢裂化条件下,金刚烷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减压蜡油(VGO)经加氢裂化后,165~350℃中间馏分产品中存在丰富的金刚烷化合物;随着转化率的增加,双金刚类烷化合物含量均不断增加,而部分单金刚烷类化合物在高转化率条件下含量减少。在加氢裂化过程中,金刚烷化合物含量变化与烃类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并且金刚烷化合物指纹参数与加氢裂化反应转化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监测加氢裂化反应深度及烃类变化。
- 陈菲刘颖荣蔡新恒田松柏赵阳
- 关键词:金刚烷GC/MS加氢裂化转化率
- 棕榈油加氢制备高十六烷值柴油组分被引量:10
- 2011年
- 采用Ni-Mo-W/Al_2O_3加氢催化剂对棕榈油进行加氢处理,考察了工艺条件对棕榈油加氢所得柴油馏分的选择性以及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棕榈油加氢产物主要是C_(15)~C_(18)饱和脂肪烃,其柴油馏分的收率可达83%以上,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高达99以上。矿物柴油中掺入棕榈油加氢得到的柴油馏分可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掺入量每增加10%(质量分数),十六烷值提高约4~6个单位。棕榈油加氢处理过程中,提高反应温度和液时空速、降低反应压力和氢/油体积比有利于棕榈油中羧基的脱除,可以降低化学氢耗。
- 赵阳孟祥堃王宣龙湘云闵恩泽
- 关键词:棕榈油加氢处理柴油十六烷值
- 一种植物原料的实验室加氢选剂技术
- 2013年
- 在100 mL固定床加氢评价试验装置上,进行了催化剂活性评价对比实验,实验评价了四种不同的加氢催化剂。通过催化剂物化特征分析及柴油收率与反应温度关系对比讨论,筛选出合适的催化剂H。经评价检验,催化剂H能满足加氢多产柴油的需要,且生产的柴油硫、氮含量低、十六烷值高。
- 郑景荣赵阳
- 关键词:柴油活性十六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