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江红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冻土
  • 3篇冻土区
  • 3篇季节冻土
  • 3篇季节冻土区
  • 3篇涵洞
  • 2篇热状况
  • 2篇模拟计算
  • 2篇隔热
  • 2篇隔热层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效应力
  • 1篇水压力
  • 1篇温度场
  • 1篇温度分布
  • 1篇抗剪
  • 1篇抗剪强度
  • 1篇孔隙水
  • 1篇孔隙水压
  • 1篇孔隙水压力
  • 1篇非饱和

机构

  • 4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汪江红
  • 3篇牛永红
  • 2篇慕青松
  • 2篇李蒙蒙
  • 1篇牛富俊
  • 1篇张蔚
  • 1篇江聪

传媒

  • 1篇冰川冻土
  • 1篇铁道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深季节冻土区涵洞热状况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分析深季节冻土区涵洞对路基及其下地基热状况的影响,建立了涵洞温度场计算模型,基于已有的试验涵洞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再在该模型基础上,通过改变材料参数和模型尺寸,进行不同情况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季节冻土区涵洞温度场时,需要充分考虑热对流效果,忽略填土热对流效果是不合适的,考虑热对流效果的模型在定性和定量上均与现场监测情况一致;在季节性冻土区涵洞设计工作中,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措施避免或减少对流传热对涵底冻深发展的影响;涵底最大冻结深度随着含水量呈三段式的变化规律:随其增大先减小,后减小速度变缓甚至冻深略有增加,最后又趋于减小;寒区涵洞内径的尺寸对涵底冻结深度方面的影响较大,而净高对涵底冻结深度方面的影响很小,可以不考虑。
汪江红牛永红慕青松牛富俊李蒙蒙
关键词:涵洞温度分布模拟计算
隔热层对深季节冻土区涵底冻深的影响及其优化设计被引量:5
2015年
在深季节冻土区,涵洞的存在使其基础的冻结深度大于天然场地冻结深度,前者约为后者的2倍,工程中一般将铺设隔热层作为解决方法。本文通过等效厚度换算法比较现阶段3种常用隔热材料的优缺点;以哈大高速铁路上的试验涵洞为原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深季节冻土区涵底有隔热层涵洞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为检验隔热层效果,改变隔热层铺设的位置、方式和厚度,分别进行数值计算,了解各因素对涵底冻深的影响,得到适合涵洞基础的最佳隔热层铺设方案。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是涵底隔热层的理想材料,针对试验涵洞,应在基础最上端铺设厚度38cm、比基础宽10cm的泡沫混凝土作为隔热层,这样可以减少涵底最大冻结深度,满足寒区工程需要。
张蔚汪江红李先明江聪牛永红
关键词:涵洞隔热层
深季节冻土区涵洞热状况研究及其优化设计
在深季节冻土区,涵洞的设置改善了该地区路基横向排水条件,优化了交通路线,但同时也改变了路基原有的水、热平衡状态,对路基的热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本论文基于已有的现场监测资料,采用数值模拟的技术手段,围绕涵洞段温度场变化特征...
汪江红
关键词:涵洞温度场模拟计算隔热层
文献传递
低含水率非饱和高温冻土模型被引量:6
2014年
在低含水率非饱和土模型的基础上,从冻土物理特性出发,只考虑毛细吸力和附加压力的作用,建立了非饱和高温冻土细观结构模型,并结合相关实验数据资料改进了高温冻土未冻水含量的经验关系式,基此推导出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以及抗剪强度随温度、含水量的变化关系.同时,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本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非饱和高温冻土的相关物理力学特性,尤其在定性上能够与宏观实测结果相吻合.最后,基于非饱和高温冻土微观模型,对非饱和高温冻土的有效应力、抗剪强度进行了讨论分析,给出了合理的理论解释,并对高温冻土相关物理力学特性做出了定性的理论预测.
李蒙蒙牛永红李先明慕青松汪江红
关键词:孔隙水压力抗剪强度有效应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