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鼻窦炎并眶周严重并发症的影像学特征及护理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鼻窦炎伴眶周严重并发症的影像学特征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该病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护理干预是治疗此病的重要环节。结论儿童急性鼻窦炎伴眶周严重并发症是耳鼻喉科近年来越来越常见的儿童危急症之一,针对儿童发育时期的不同心理特点及本病的发病特点,做好护理,心理疏导,完善影像检查,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红 张宁 于学文 万玉柱关键词:急性鼻窦炎 护理 耳鼻喉科在实施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效果评价 随着我院耳鼻喉科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耳鼻喉科由原来单一综合病房逐渐发展为耳、鼻、咽喉-头颈及眩晕等专业性更强的专科病房,这就给耳鼻喉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 李红 王俊华 藤敬香文献传递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syndrome, OSAHS)对体内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确诊为OSAHS的患儿分别于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前和术后行多道睡眠监测,在深睡期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患儿血浆中ADH水平并记录夜间12h尿量,与20例健康儿童夜间深睡期ADH水平和12h夜尿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OSAHS患儿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术后2个月由术前(17.4±2.6)次/h(x±s,下同)下降至(3.3±1.4)次/h,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由0.783±0.134上升至0.954±0.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68和6.45,P值均〈0.001)。OSAHS患儿夜间血浆ADH水平为(63.1±35.2)ng/L,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的(85.1±22.2)ng/L,夜尿量(492±90)ml显著高于健康儿童(346±6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5和6.43,P值均〈0.01);治疗后ADH达(83.1±21.2)ng/L,较术前明显上升(t=2.56,P〈0.05),夜尿量(332±56)ml较术前明显下降(t=7.85,P〈0.001),与健康儿童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7和0.77,P值均〉0.05)。结论OSAHS患儿可能因夜间ADH水平下降导致夜尿增多,解除呼吸道梗阻使患儿睡眠恢复正常,可能促使ADH水平趋于正常,夜间尿量减少。 岳志勇 王明明 李红 李玉明 于永慧 王海波关键词:儿童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血管升压素类 多尿 165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变应性相关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165例,其中伴息肉组(CRSwNP)98例及不伴息肉组(CRSsNP)67例,均应用阿罗格体内诊断试剂,进行常规变应原点刺检测(SPT),探讨CRS组内变应原阳性率及其分布特点,且与同期门诊以变应性鼻炎(AR)症状来诊的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率及其分布的差别进行比较;并统计CRSwNP的鼻息肉病理切片中嗜酸性细胞浸润程度与变应原检查结果,变应性因素史及既往手术史的相关性。结果①发现本组165例CRS患者变应原SPT阳性率为47.3%;CRSwNP组阳性率为50.0%,高于CRSsNP组阳性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49);但二者均低于AR症状患者(86.8%),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阳性变应原种类及分布特点:CRS患者变应原阳性者中多为混合变应原致敏,单一变应原致敏者较少;主要为吸入组变应原,其中最多见的是常年性变应原粉尘螨和屋尘螨;吸入组变应原分布CRS组内及与AR患者组间无差异(P>0.05);③CRSwNP患者鼻息肉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有嗜酸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的占51.0%;随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的增加患者人群中变应原阳性及变应性因素史阳性的比例有增加趋势(P<0.01),但与既往手术史无相关性(P=0.872)。结论变应性因素是促进CRSwNP或CRSsNP疾病发生发展因素之一,对患病人群中变应性因素的必要检测可增加对疾病转归的可控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刘亦青 李红 纪宏志 何明强 时光刚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 鼻息肉 预后 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腔镜下穿通支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78例(共212条患肢)采用静脉腔内激光、腔镜下穿通支结扎术治疗,并在术前、术后给于精心的护理。结果本组212条肢体刀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经随访6~18个月,196条肢体下肢酸胀、沉重完全消失,16条有不同程度的减轻,12例活动性溃疡均于1周愈合。结论静脉腔内激光、腔镜下穿通支结扎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术前、术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李振香 李红 秦发伟关键词:微创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 护理 个体化预测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PP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肺癌手术治疗患者316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PP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并应用ROC曲线探索列线图模型对PPC发生风险的预测效率。结果316例肺癌手术患者发生PPC55例,发生率为17.4%。年龄(OR=1.151,95%CI 1.041—1.27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OR=3.659,95%CI 1.498~8.939)、吸烟指数(OR=1.171,95% CI 1.055~1.300)、肿瘤pN分期(N1:OR=6.686,95%CI 1.959—22.814;N2:OR=7.714,95%C12.390~24.900;N3:0R=15.943,95% CI 4.318—58.869)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差(OR=I.298,95%CI 1.031—1.635)均是发生PPC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PPC发生风险的一致性指数为0.841;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PPC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 0.760~0.881)。结论基于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吸烟指数、肿瘤pN分期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差这5项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肺癌手术患者PP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精准度,可实现个体化预测PPC发生风险,识别高风险患者,临床应用价值高。 李红 崔兴芳 刘姣 李凤玲关键词:肺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列线图 鼻内窥镜下经蝶窦径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4 2010年 李红 王俊华 杨明 李爱玉 郑新芹关键词:鼻内窥镜 蝶窦径路 垂体腺瘤 护理 鼻内窥镜下经蝶窦径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护理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s)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也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鼻内窥镜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是一种在传统经蝶手术的基础上进行... 李红 王俊华 杨明 李爱玉 郑新琴文献传递 气囊导尿管插入困难患者处理体会 被引量:4 2009年 靳其华 李红 卢吉春关键词:导尿管 大科护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目前,三等甲级医院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以院长负责下的护理部-大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管理为主。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制度的制定、护理质量的一级控制、护理人员配备等宏观调控。病区护士长负责各项护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和护理质量的三级... 王俊华 李红 刘彩云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