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大鹏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蚕桑丝绸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桑树
  • 1篇多倍体
  • 1篇多倍体品种
  • 1篇多角体
  • 1篇多角体病毒
  • 1篇质型多角体
  • 1篇质型多角体病
  • 1篇质型多角体病...
  • 1篇中肠
  • 1篇中肠组织
  • 1篇桑树品种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自噬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组织化学法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自噬
  • 1篇相对电导率
  • 1篇相对含水量
  • 1篇胁迫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朱大鹏
  • 2篇钱永华
  • 2篇焦锋
  • 2篇张敏娟
  • 1篇苏超
  • 1篇吴永鹏
  • 1篇杨晓冰
  • 1篇郭龙
  • 1篇刘立群

传媒

  • 2篇蚕业科学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桑树同源多倍体品种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探究桑树多倍体品种耐旱性能的生理生化机制,利用渗透调节剂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检测分析二倍体品种新一之及其同源三倍体品种陕桑305和混倍体品种陕桑402(四倍体与二倍体混合)部分与耐旱性能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不同倍数性桑品种的幼苗在干旱胁迫处理14 d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出现明显差异:三倍体品种陕桑305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最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最小;混倍体品种陕桑402的各项指标介于二倍体品种新一之和三倍体品种陕桑305之间。依据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评价3个桑品种的耐干旱能力依次为三倍体品种陕桑305>混倍体品种陕桑402>二倍体品种新一之,这与3个品种的桑苗在形态上表现出的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一致。推测桑树多倍体品种由于基因组加倍后的基因表达模式发生改变,使一些与抗逆能力相关的酶类活性和代谢物的含量提高,从而使耐干旱能力增强。
郭龙朱大鹏张敏娟苏超钱永华焦锋
关键词:干旱胁迫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
不同桑树品种的FT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植物开花诱导不仅关乎物种延续,而且与人类农业生产和经济生活密切相关。FT(FLOWERING LOCUS T)及其同源基因在植物开花诱导过程中整合多个调控途径的信号,起着关键信号分子的作用,从信号感受器官——叶片中传导至...
朱大鹏
关键词:桑树实时定量PCR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家蚕感染BmCPV后中肠自噬相关蛋白ATG8的表达变化
2014年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感染家蚕幼虫中肠上皮细胞而引起中肠型脓病,对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制定科学的预防策略。细胞自噬作为机体的一种免疫机制在抵抗微生物的感染中发挥作用。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mCPV感染家蚕4龄幼虫中肠组织中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ATG8(autophagy-related gene 8)的表达变化:家蚕幼虫在感染BmCPV1-8 h内,中肠ATG8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水平;感染8-35 h,中肠ATP8蛋白的表达下降至正常水平;感染51 h,该蛋白质在中肠的表达又显著升高,至99 h达到高峰,且感染后62 h可以观察到中肠上皮层柱状细胞内有病毒多角体的产生。研究结果显示BmCPV感染家蚕幼虫的过程与中肠细胞自噬存在一定的关系。
吴永鹏刘立群朱大鹏杨晓冰张敏娟钱永华焦锋
关键词: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细胞自噬免疫组织化学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