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晓丹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口服
  • 3篇水蛭
  • 3篇水蛭素
  • 3篇重组水蛭素
  • 2篇血栓
  • 2篇正交
  • 2篇正交实验
  • 2篇乳糜
  • 2篇乳糜微粒
  • 2篇微粒
  • 2篇抗凝
  • 2篇抗凝血
  • 2篇抗栓
  • 2篇抗血栓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生物利用度
  • 1篇抗血栓作用
  • 1篇口服给药
  • 1篇口服吸收

机构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4篇吴梧桐
  • 4篇常晓丹
  • 2篇刘煜
  • 2篇汤沛霈
  • 1篇颜天华
  • 1篇胡容
  • 1篇廖建民
  • 1篇万博

传媒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Chines...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组水蛭素Ⅲ口服乳糜微粒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实现重组水蛭素Ⅲ口服给药途径并验证其药效,将其制成乳糜微粒,比较了3种制备方法,确定了逆相蒸发法为r HV3乳糜微粒的最佳制备方法。优化了制备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r HV3乳糜微粒配方,制得的r HV3乳糜微粒的包封率为(65.08±1.96)%。在-20℃保存条件下r HV3乳糜微粒稳定性良好。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口服r HV3乳糜微粒具有良好的抗凝和抗栓作用。
汤沛霈常晓丹吴梧桐
关键词:乳糜微粒正交实验
重组水蛭素Ⅲ乳糜微粒抗凝血抗血栓作用的研究及其口服吸收机制初探(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重组水蛭素rHⅧ乳糜微粒(rHⅧ EP)的抗血栓及抗凝效果进行了药效学评价并对其口服给药的吸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方法:分别采用正常大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模型大鼠及下腔静脉凝血(IVC)模型大鼠测定rHⅧ乳糜微粒的药效; 将rHⅧ以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标记后通过Caco-2 单细胞模型和肠外翻模型测定乳糜微粒的初步吸收动力学。结果:体内实验中, rHⅧ EP可延长凝血酶时间(TT), 凝血时间(CT), 并抑制血栓的形成。转运实验证明, rHⅧ在肠的各个部位均有吸收, AP面向BL面的转运速率Papp为(2.68 ± 0.14) ×10-6 cm·s-1, BL到AP的Papp值为(3.02 ± 0.66) ×10-6 cm·s-1, 提示其在肠内的运输方式主要为被动运输。相较于静脉注射方式, rHⅧ乳糜微粒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11.42%。结论:rHⅧ EP具有抗血栓和抗凝作用以及适合的生物利用度。在此基础上, 作者首次提出将rHⅧ制成口服给药的乳糜微粒形式存在良好的开发潜力。
刘煜万博颜天华常晓丹廖建民吴梧桐胡容
关键词: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抗血栓
重组水蛭素Ⅲ乳化微粒口服的药效学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重组水蛭素Ⅲ乳化微粒(rHVⅢEP)口服的抗凝血、抗血栓作用。方法①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水蛭素大、小剂量组(65,130U·g-1),华法林钠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于给药前、后1h各取血1.5~2mL,测定凝血时间(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②采用大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测定PT、TT、APTT;③动物分组如上,采用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测定血栓湿重和干重,计算血栓抑制率;④动物分组如上,采用大鼠颈动静脉回路形成的血小板性动脉血栓模型,测定血栓湿重,计算血栓抑制率。结果①rHVⅢEP能延长CT、PT、TT、APTT,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②rHVⅢEP能延长大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PT、TT、APTT,并与生理盐水组有显著差异;③rHVⅢEP口服可使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湿重、干重明显减少,血栓抑制率显著升高,与生理盐水组有显著差异;④rHVⅢEP口服可使大鼠颈动静脉回路形成的血小板性动脉血栓重量明显减少,显著升高血栓形成抑制率,与生理盐水组有显著差异。结论rHVⅢEP口服抗凝血、抗血栓作用显著,可用于防治实验性大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大鼠颈动静脉回路形成的血小板性动脉血栓和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刘煜常晓丹吴梧桐
关键词:抗血栓抗凝血
重组水蛭素Ⅲ口服乳糜微粒的研究
为了实现重组水蛭素Ⅲ口服给药途径并验证其药效,我们将其制成乳糜微粒,比较了三种制备方法,确定了逆相蒸发法为rHV3乳糜微粒的最佳制备方法.优化了制备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rHV3乳糜微粒配方,制得的rHV3乳糜微粒的包...
汤沛霈常晓丹吴梧桐
关键词:乳糜微粒正交实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