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仲森

作品数:29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大学生
  • 8篇高校
  • 7篇教育
  • 6篇网络
  • 6篇伦理
  • 4篇大学生网络
  • 4篇德育
  • 4篇学生网络
  • 4篇媒体
  • 3篇道德
  • 2篇大学生思想
  • 2篇大学生思想政...
  • 2篇大学生思想政...
  • 2篇德育工作
  • 2篇学生思想政治...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手机
  • 2篇手机媒体

机构

  • 23篇徐州师范大学
  • 4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8篇安仲森
  • 2篇王欣
  • 1篇王欣

传媒

  • 2篇广西教育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高等师范教育...
  • 1篇中共山西省委...
  • 1篇南方论刊
  • 1篇山西青年管理...
  • 1篇山东省青年管...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南都学坛(南...
  • 1篇湖北省社会主...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江西青年职业...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2
  • 20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制伦理审视下的高等教育公平
2011年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大多源于高等教育立法的不健全以及教育的制度性障碍。文章从教育法制的伦理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指出教育法制的伦理困境:教育法制合理性的缺失导致教育不公平、教育法制自身公平性的缺乏导致教育不公平、教育法制的不完善导致教育不公平。进而寻求加以突破的对策,提出转变高等教育立法的观念是保障教育公平的思想基础、明确并理顺高等教育的法律关系以保障教育公平、建立有利于保障教育公平的较为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以及创新教育法律制度。
安仲森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公平
论网络谣言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举措被引量:5
2011年
网络谣言在高校的传播加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对德育手段的创新和德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层面,应加强网络预警、监督、管理以及信息公开工作;学校层面,应增强网络伦理意识,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个体层面,应加强道德自律,主动践行道德规范。
安仲森
关键词:谣言网络德育
文化传承创新——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被引量:4
2012年
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大学运行和发展的动力。文化创新是大学生命的源泉,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文化传承是大学发展的智慧来源,是文化创新的基石。
安仲森
关键词:文化传承大学发展
从真维斯楼现象看大学的商业化被引量:2
2012年
大学的商业化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目前已经渗透到我国高校的各个领域。真维斯楼现象的产生可归因于市场经济影响、文化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它之所以备受争议,主要是因为该商业化行为超越了公众的承受度和政策的约束力,背离了大学的核心价值。过度的商业化行为危害了高等学校的学术独立精神、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的商业化应突出学术主导性,用制度和管理规范商业化行为,促进人文精神和商业文化的融合,进而维护大学的尊严和道义。
安仲森
孔子人性论教育思想及其作用之再思考
2010年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系统提出人性论问题之第一人。他的人性论教育思想主要强调人性的基本平等以及后天发展的可塑性,尤其强调个体差别主要是由各人后天所受的环境、教育的影响和个人的主观努力的不同而造成的。正是基于此,孔子指出教育对国家、人才和社会的重要作用:第一,强调人的德智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二,指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对人才发展的作用;第三,明确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作用。
安仲森
关键词:孔子人性论教育思想
基于社会行动模式理论的高校德育实践改革被引量:4
2011年
美国学者纽曼提出社会行动模式的基本理论,强调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特别是公民行动能力。这一理论启示我国高校德育改革在新形势下要适当增加社会实践课程,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注重向实践生活回归,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的目的。
安仲森
关键词:德育社会实践
拇指下的德性:大学生手机媒体运用中的伦理问题探析
2011年
使用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大环境以及手机媒体自身的特征、大学对德育的定位和手机媒体管理的局限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拇指下的德性"问题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为此,在德育工作中,一要注重德性伦理培育在大学生手机媒体运用中的导向性;二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新德育方式;三要建立制度规范,促进手机媒体长效管理;四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培育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安仲森
关键词:德性伦理手机媒体
高校教师师德量化考核问题探究被引量:3
2011年
师德属于道德的范畴,高校对师德进行量化考核是基于道德规范的角度来进行的。当前,对师德进行量化考核十分必要,它引导着教师的道德取向、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激励教师道德实践。在工作中,我们要走出思想误区,努力使量化标准向科学的轨道回归,避免考核结果的滥用和模式化的考核方式,采取措施促进高校师德量化考核工作的有效开展。
安仲森
关键词:高校师德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建构被引量:11
2011年
网络话语权包含网络话语权利和权力两个层面的含义。大学生网络话语具有更新速度快,流行元素、解构功能凸显,形式随意等特点,它反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符号的发展变化,本质上体现了教育环境的重构,是促进教育模式转变的根本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与大学生"共境"交流,创造性地进行思想教育,通过立体化引导和科学的管理提高网络话语权的影响力,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安仲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与对策被引量:14
2002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 ,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如一把双刃剑 ,给新时期高校的学生工作既带来了机遇 ,又提出了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新形势 ,面对新情况 ,探索新方法 ,充分利用好网络 ,趋利避害 ,以开创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安仲森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