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操作条件对双极膜电渗析性能和膜污染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双极膜电渗析处理味精等电母液时的过程性能和膜污染,连续5批试验,考察了操作电流、流速、温度和酸室初始浓度对电渗析性能(硫酸根的平均再生率、能耗总和)和膜污染(膜湿重及能耗增加量)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操作电流是极显著影响因素,流速和温度是显著影响因素.其最佳操作条件为电流4.0 A,流速10cm/s,温度35℃,酸室初始浓度0.05 mol/L.
- 任洪艳张晓燕王倩丛威
- 关键词:双极膜电渗析味精母液膜污染性能参数
- 发酵法生产赖氨酸中离交废液的处理方法
- 本发明属于发酵行业,特别涉及发酵法生产赖氨酸中离交废液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是采用普通电渗析技术从赖氨酸发酵生产时提取赖氨酸产生的赖氨酸离交废液中将硫酸铵、氯化铵或硝酸铵回收为硫酸铵、氯化铵或硝酸铵的水溶液;或采用双极膜电渗...
- 丛威焦扬杨鹏波任洪艳王倩吴霞石绍渊张勇
- 文献传递
- 钙盐和氨基酸对味精等电母液模拟料双极膜电渗析过程膜污染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恒压分批操作方式考察了味精等电母液模拟料液中钙盐和氨基酸对双极膜电渗析过程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处理含氨基酸和Ca2+的盐溶液时,碱室溶液中检测到各氨基酸含量为Glu>Ala>Gly>Thr>Lys,它们与料液中NH4+同步迁移至碱室,迁移量与料液中氨基酸浓度成正比;料液中Ca2+是引起碱室侧阳膜面出现固形污染物的主要因素.以3种不同氨基酸浓度模拟料液进行连续批次双极膜电渗析实验,氨基酸浓度最大的料液的终点电导率从第1批的1.32mS/cm增至第4批的10.56mS/cm;以每批初始电流判断膜污染,在最大氨基酸浓度时料液初始电流从第1批的3.91A降至第4批的3.27A,表明料液中氨基酸会导致电渗析性能恶化.不同氨基酸浓度、钙含量相同的盐溶液经连续批次双极膜电渗析处理后,碱室侧阳膜面的污染量顺序为JCMC>JCMB>JCMA,即随料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而增多;污染阳膜面元素分析表明Ca和O元素含量增加,最终推断污染物为Ca(OH)2/CaCO3沉淀及氨基酸有机物.
- 任洪艳王倩吴霞杨鹏波丛威
- 关键词:钙盐氨基酸双极膜电渗析膜污染
- 电渗析中的膜污染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7年
- 电渗析作为一种膜分离技术,因其不消耗药品、无废液产生已被广泛用于盐溶液脱盐及环境和生物技术工业领域,但膜污染始终是限制电渗析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从引起电渗析过程中膜污染的物质、膜及料液性质、操作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膜污染的成因和污染后果,并对电渗析过程中膜污染的分析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 任洪艳丛威
- 关键词:电渗析膜污染污染分析污染防治
- 发酵料液电渗析过程膜污染机制与防治
- 任洪艳
- 关键词:电渗析膜污染
- 发酵法生产赖氨酸中离交废液的处理方法
- 本发明属于发酵行业,特别涉及发酵法生产赖氨酸中离交废液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是采用普通电渗析技术从赖氨酸发酵生产时提取赖氨酸产生的赖氨酸离交废液中将硫酸铵、氯化铵或硝酸铵回收为硫酸铵、氯化铵或硝酸铵的水溶液;或采用双极膜电渗...
- 丛威焦扬杨鹏波任洪艳王倩吴霞石绍渊张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