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 作品数:1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去泛素化酶UCH-L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 目的:研究一种去泛素化酶——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生物学作用,为深刻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理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健康雄...
- 刘晓华段梦张志清冷雪王立群吴磊
- 文献传递
- 大鼠热休克蛋白70的融合表达及纯化鉴定
- 2008年
-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纯化大鼠热休克蛋白(HSP)70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的融合蛋白,以进一步研究细胞外HSP70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中,酶切鉴定并进行DNA测序;将该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IPTG在不同温度及时间下进行诱导表达,建立最佳诱导表达条件;采用Amylose树脂预装柱对目的蛋白进行亲和纯化,并对不同表达条件下的产物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克隆出目的基因,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MAL-c2X/hsp70;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检测表明获得了目的条带,并纯化出纯度较高的融合蛋白;免疫印迹鉴定表明其具有抗原活性。结论: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纯化了融合蛋白MBP-HSP70,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外HSP70的生物学效应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 战锐刘晓华王晓明冷雪闫立成郭东升王立群钱令嘉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纯化
- 高脂饮食对大鼠血浆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血管损伤的关系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对大鼠血浆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血管损伤的关系,探讨高脂饮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动物模型,观察血脂水平变化及主动脉壁形态学变化,观察血管组织Hsp70含量的变化,检测血浆Hsp70水平。结果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血脂水平明显升高,血管壁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病变,同时引起大鼠血管组织Hsp70含量明显增加,大鼠血浆Hsp70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血管壁损伤的发生具有一致性。结论:高脂饮食能够导致大鼠血浆Hsp70水平明显升高,血浆Hsp70可能成为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预警标志物。
- 战锐冷雪刘晓华闫立成王立群钱令嘉
- 关键词:高脂饮食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热休克蛋白70
- 抗大鼠HSP7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2010年
- 目的制备大鼠HSP70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大鼠全长hsp70,插入表达质粒pET-28a,pMAL-c2x,诱导表达,采用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用HIS-HSP70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杂交瘤技术制备大鼠HSP70单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抗体性质进行鉴定,ELISA方法确定抗体的表型。结果亲和层析纯化HIS-HSP70蛋白纯度在97.6%,获得6株可稳定分泌抗HSP70mAb的杂交瘤细胞系;抗体的亚类均是IgG1类κ链的。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6株单抗均能识别天然的大鼠HSP70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株抗体可以识别组织的HSP70蛋白。结论成功获得6株有活性HSP70单克隆抗体,可以识别HSP70蛋白不同表位,为进一步研究HSP70单克隆抗体在疾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 冷雪王阳战锐王立群武磊赵云杲修杰钱令嘉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 柱后辅助有机溶剂喷雾对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溶剂的组成影响电喷雾离子(ESI)化效率。该研究观察了ESI溶剂体系中不同浓度的乙腈(ACN)对MRFA、Reserpine、ΜLtramark1621、马肌球蛋白酶切肽段等标准物质的质谱信号响应强度的影响,发现在溶剂体系中,ACN浓度达到70%时,上述物质的质谱信号强度具有最大值。根据这一现象,对传统的反相色谱-电喷雾-质谱(RPLC-ESI-MS)系统进行管路改造,在分析柱后通过1个三通阀引入适当流速的有机溶剂进行辅助喷雾。对马心肌蛋白酶切肽段混合物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酶切肽段的检出率,并提高鉴定蛋白质的序列覆盖率。
- 陈明王立群杲修杰弓景波钱小红钱令嘉
- 关键词:肽段质谱分析
-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抗HSP70抗体水平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高脂诱导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HSP70抗体水平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28只大鼠分为正常组和高脂组,动态测定了大鼠血清TC、TG、LDL,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弓病理改变;通过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浆HSP70抗体水平及抗体亚型的变化。结果:2周时,高脂组大鼠血清TC、LDL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TG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浆HSP70抗体在第四周开始显著升高(与对照比较P<0.01),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逐渐升高;HSP70抗体IgM亚型第四周达到峰值(与对照比较P<0.01);而IgG亚型第四周开始升高(与对照比较P<0.01),后逐渐升高。第12周时主动脉出现粥样斑块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结论:高脂可以诱导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脂组大鼠血浆HSP70抗体IgG亚型水平随着疾病的进程逐渐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血浆HSP70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 冷雪战锐王新兴刘晓华王立群杲修杰钱令嘉
- 关键词:高脂动脉粥样硬化抗体亚型
- 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中UCH-L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UCH-L1在TNF-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过程中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为探索UCH-L1在VSMC迁移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大鼠VSMC,以改良的Boyden chamber方法和划痕法观察TNF-α对VSMC迁移的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检测VSMC迁移过程中UCH-L1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Boyden chamber实验中,无TNF-α时细胞迁移数目约为(15.0±3.9)个,当TNF-α质量浓度为10 ng/ml时,细胞迁移数目达到最大,约(75.0±9.2)个(P<0.01),而以100 ng/ml TNF-α诱导时,细胞迁移数目降至(26.0±6.1)个。划痕实验中,随着TNF-α诱导时间的延长划痕间距变小,表明细胞迁移增加,约12 h始,划痕间距变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时,细胞划痕间距接近至完全融合状态。在10ng/ml TNF-α诱导大鼠VSMC迁移过程中,诱导12 h时,UCH-L1蛋白表达水平开始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诱导时间延长VSMC内UCH-L1蛋白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结论 TNF-α对大鼠VSMC迁移的诱导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UCH-L1在TNF-α诱导的大鼠VSMC迁移过程中可起到调节作用。
- 段梦王立群战锐冷雪钱令嘉刘晓华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TNF-Α
- 酵母双杂交筛选心脏cDNA文库中与人热激蛋白70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 2011年
-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心肌cDNA文库中筛选与热激蛋白70(HSP70)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方法:从人心脏cDNA文库扩增Hsp70基因,克隆于pGBKT7载体上,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并检测pGBKT7-Hsp70酵母细胞AH109中的自激活活性;将构建的酵母表达诱饵质粒载体pGBKT7-Hsp70转化AH109酵母细胞,与转化有人心脏cDNA文库的酵母Yl87进行交配实验,筛选与HSP70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通过一对一的回复杂交实验排除假阳性,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构建了"诱饵"质粒栽体pGBKT7-Hsp70,并证明其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无自激活活性,筛选得到多个与Hsp70相互作用的阳性转化子,并最终得到HSP70的1个相互作用蛋白质HIP。结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与HSP70相互作用的1个蛋白质,它们的相互作用可能与HSP70发挥细胞分子伴侣作用有关。
- 张志清刘晓华段梦商艳芬王立群冷雪钱令嘉
- 关键词:热激蛋白70酵母双杂交系统相互作用蛋白质
- 大鼠血浆HSP70-IC水平及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的研究
-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HSP70抗原抗体复合物(HSP70-IC)水平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Con)和动脉粥样硬化组(AS),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弓病理改变;采用ELISA方法...
- 冷雪战锐王剑波王新兴刘晓华弓景波王立群杲修杰钱令嘉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ICAM-1
- 泛素C端水解酶L1的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 2013年
- 目的:获得抑制效果好的泛素C端水解酶L1(UCH-L1)基因小干扰RNA(siRNA)干扰载体。方法:根据Gen Bank中大鼠UCH-L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4对siRNA寡核苷酸序列,将4对寡核苷酸序列退火成双链后分别插入siRNA表达载体pcDNA6.2-GW/EmGFP-miR中构建4个siRNA表达质粒,测序鉴定后将4个siRNA表达质粒分别转染HEK293细胞,利用Western印迹和qPCR方法检测干扰效果;将干扰效果最好的质粒包装成腺病毒,感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并采用TNFα干预诱导UCH-L1表达升高,Western印迹验证干扰效果。结果:测序分析证实4对siRNA寡核苷酸序列分别插入siRNA表达载体pcDNA6.2-GW/EmGFP-miR;qPCR检测与Western印迹均表明第3号siRNA表达载体对UCH-L1表达的抑制程度最高,将其包装成腺病毒并转染VSMC能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UCH-L1表达升高。结论:构建并筛选出干扰效果好的UCH-L1 siRNA干扰载体。
- 赵博刘晓华段梦张志清冷雪王立群武磊段瑞峰王广增张艳淑
- 关键词:RNA干扰HEK293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