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玉强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载荷
  • 2篇静强度
  • 1篇硬化层
  • 1篇轻量
  • 1篇轻量化
  • 1篇中频淬火
  • 1篇无损伤
  • 1篇过载
  • 1篇钢铁
  • 1篇变幅
  • 1篇表面强化工艺
  • 1篇残余压应力
  • 1篇齿轮
  • 1篇传动
  • 1篇传动轴
  • 1篇淬火

机构

  • 6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卢曦
  • 6篇焦玉强
  • 1篇周成

传媒

  • 2篇热加工工艺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弯曲疲劳特性的齿轮最佳表面强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表面工艺强化前后齿轮疲劳特性的变化为基础,研究表面强化工艺在齿轮表面产生的硬化层和残余压应力对S-N曲线特性及裂纹萌生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S-N曲线转折点N0下降主要是由于疲劳极限升高引起;高周疲劳试验,残余压应力下降不明显,可以提高齿轮不同深度下的疲劳极限。通过合理控制硬化层和残余压应力,可以将裂纹萌生区域控制在次表层,提高齿轮的表面强度特性,这对改善齿轮疲劳特性是切实有效的。
焦玉强卢曦
关键词:硬化层残余压应力
疲劳强化和损伤过程中材料的剩余静强度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某汽车传动轴的标准材料试样为对象,试验研究了强化和损伤过程中试样的剩余静强度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剩余静强度随着疲劳强度的强化而增大,随着材料损伤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剩余静强度的变化趋势与疲劳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最佳强化载荷和最佳强化次数下,剩余静强度变化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强,偏离最佳强化次数时,剩余静强度变化的规律性较差。
卢曦焦玉强
中频淬火在传动轴轻量化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用表面中频淬火的40Cr中空传动轴代替原UC2材料实心传动轴,根据轻量化后的传动轴样品的静强度和疲劳寿命试验,分析表面中频淬火对40Cr材料静强度和疲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0Cr中频淬火材料在传动轴轻量化上的应用,可充分利用强度,节省材料,并且节约成本。
周成卢曦焦玉强
关键词:中频淬火轻量化静强度
基于载荷强化和损伤的疲劳累积损伤研究
<正>提出了一种基于载荷强化和损伤的移动S-N曲线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它以S-N曲线为基础,充分考虑载荷的强化和损伤。步骤为:(1)确定原始S-N曲线;(2)确定强化特性——过载强化和次载强化特性;(3)根据变幅载荷谱中...
卢曦焦玉强
文献传递
一种变幅载荷下的机械零构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幅载荷下的机械零构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为了揭示变幅载荷下材料与结构的破坏机理、预测复杂服役条件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等都不能回避次载强化和过载强化。本发明以机械零构件的S-N曲线为基础,引入损伤线,预...
卢曦焦玉强
文献传递
基于载荷强化和损伤的疲劳累积损伤研究
卢曦焦玉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