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思泉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皂甙
  • 2篇绞股蓝
  • 1篇单胞菌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多孔
  • 1篇多孔陶粒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扫描电镜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陶粒
  • 1篇总皂甙
  • 1篇假单胞菌
  • 1篇绞股蓝皂甙
  • 1篇绞股蓝总皂甙
  • 1篇固定化
  • 1篇固定化微生物
  • 1篇含量测定方法

机构

  • 3篇湖北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倪红
  • 3篇曾思泉
  • 3篇熊哲
  • 2篇李薇
  • 1篇张珊
  • 1篇李林

传媒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绞股蓝总皂甙分离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概况被引量:1
2011年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其主要药效成分为绞股蓝总皂甙。绞股蓝总皂甙在药理和临床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对绞股蓝总皂甙的分离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绞股蓝的规范化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倪红李薇熊哲曾思泉
关键词:绞股蓝绞股蓝总皂甙
绞股蓝皂甙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是葫芦科的草质藤本植物,作为五加科之外唯一含有与人参皂甙相似结构皂甙的植物,其皂甙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脑缺氧、抗肿瘤及抗衰老等药理作用,并在治疗高血脂症、血管性痴呆、消化道溃疡以及治疗中风等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因此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重视。本研究对绞股蓝皂甙的药理与临床作用进行了详细综述,可为进一步开发绞股蓝皂甙的应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倪红李薇熊哲曾思泉
关键词:绞股蓝绞股蓝皂甙药理作用
多孔陶粒固定化微生物效果及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5
2011年
采用0.2 mol/L和1.0 mol/L的HCl以及0.2 mol/L和1.0 mol/L的NaOH、铁盐和铝盐,分别对陶粒进行改性,将未处理陶粒和改性陶粒分别在30℃、60 r/min条件下吸附恶臭假单胞菌,通过测定不同时间上清液OD600值来比较它们的吸附效果,并用扫描电镜对吸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低浓度酸处理陶粒吸附菌效果比碱处理和高浓度酸处理好,其上清液的相对OD600值差最大.未处理陶粒、低浓度酸处理陶粒、铁膜和铝膜陶粒对菌都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吸附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3.5 h后它们的吸附率分别为27.70%、34.84%、36.83%和31.69%,其中铁膜陶粒吸附效果最好,扫描电镜观察与吸附实验结果相一致.把微生物吸附在陶粒上处理废水,能结合它们处理废水的优势,且可以回收陶粒,将为研究改性陶粒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提供较直观的依据.
倪红熊哲张珊曾思泉李林
关键词:扫描电镜固定化微生物假单胞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