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红 作品数:24 被引量:122 H指数:4 供职机构: 闽江学院地理科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长江三角洲南翼PJ孔岩芯沉积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 2013年 摘要:根据对长江三角洲南翼第四纪沉积物的磁化率、粒度、地球化学元素、色度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试图重建该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序列,可划分为五个冷暖旋回阶段:1)10.4~8.8kaBP末次冰期结束快速升温的早全新世;2)8.8~5.4kaBP温暖湿润的早中全新世;3)5.4~2.8kaBP频繁波动相对趋冷的中晚全新世;4)2.8~1.2kaBP气候有所回暖的晚全新世;5)1.2~O.4kaBP,气候快速变冷期。在此基础上,与中国西北及其他地区全新世研究成果对比分析,旨在说明长三角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具有普遍性。 吴永红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全新世 闽江口潮滩湿地微地貌变化对重金属富集特征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以闽江河口琅岐岛潮滩湿地沉积物柱状样品(0~20cm)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地貌单元沉积物Cu、Fe、Mn、Ni、Pb、Zn、Rb、Sr、Zr、Cr十种重金属元素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高、中、低潮滩沉积物在8~12cm深度处都有明显重金属富集现象。中潮滩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有明显富集,而高潮滩并没有表现出这一特征,低潮滩Cu、Rb、Sr、Zr、Cr五种元素也有此特征表现。对潮滩不同地貌单元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重金属分布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垂岸分带规律。 吴永红关键词:潮滩湿地 微地貌 重金属 基于CiteSpace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44 2020年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1998—2018年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关键词、作者群体、载文期刊及论文被引频次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等是外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外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等,中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生态环境学报》等;在外文文献发文数量、论文被引频次方面,中国科研机构都占据重要地位,表明我国在该研究领域有着较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从关键词出现频次及文献被引频次分析可知,土壤镉、铅、锌、铜的累积特征及修复是当前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而植物修复及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中的应用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修复机理研究、新型修复技术的研发、综合修复体系研究以及土壤重金属修复大田实践示范工作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吴永红 靳少非关键词:土壤修复 重金属 文献计量分析 福州市道路交通密度对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以福州市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福州市交通干道两侧表层土壤中Pb,Zn,Sr等10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现城市土壤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污染,Pb,Cu,Zn,Cr,Mn含量在各采样点均高于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通过对福州市各路段机动车交通密度与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道路两侧表层土壤中Pb、Zn、Sr含量与机动车交通密度呈显著正相关,Cr含量与机动车交通密度也表现出一定相关性. 吴永红关键词:交通密度 城市土壤 重金属 长江河口盐沼湿地酸挥发性硫化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12年 以长江河口典型潮间带(崇明东滩湿地)不同地貌单元植被根际柱样沉积物(0~33 cm)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长江河口潮间带表层沉积环境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时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根际沉积物中AVS含量存在显著季节变化,表现为:互花米草大于海三棱藨草和芦苇。各采样点根际沉积物中AVS含量垂向变化为:高潮滩芦苇,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中潮滩互花米草与海三棱藨草,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地面下约20 cm处显著增大。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沉积物中AVS含量与<16μm的颗粒物、有机碳含量及含水率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正相关关系。根际沉积物中AVS含量的时空变化可能受潮汐、植被生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时空变化特征反映了长江河口潮滩复杂多变的氧化还原条件。与芦苇和海三棱藨草相比,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对沉积物中硫酸盐异化还原有显著影响,其可能改变了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原有的氧化-还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王永杰 郑祥民 周立旻 翟立群 钱鹏 吴永红关键词:盐沼湿地 互花米草 湖泊沉积物Mg/Ca作为气候代用指标的局限性 被引量:4 2016年 Mg/Ca作为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代用指标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湖泊沉积物研究中,由于不同区域局地环境的影响,湖泊中Mg/Ca变化的环境气候指示意义有很大差别,甚至出现相悖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太湖沉积物Mg/Ca变化特征与区域环境变化的对应关系,与其他区域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区域环境对湖泊沉积物Mg/Ca的影响。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Mg/Ca在特定区域环境影响下,有着不同的环境指示意义,该指标的应用需要认真研究当地环境的特殊性并与其他气候代用指标结合,以确保气候变化分析的准确性。 吴永红关键词:MG/CA 湖泊沉积 气候代用指标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风景区保护性规划——以甘南迭部风景区为例 旅游风景区由自然或自然与人工混合景观组成,其不仅以优美、宁静、洁净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而且往往在维持区域生态和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环境建设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些保护区在旅游... 吴永红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生态环境 旅游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中国小冰期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小冰期是全新世期间距今最近的寒冷气候事件,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对于研究世纪尺度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中国不同区域小冰期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中国大部地区小冰期起始时间为15世纪,结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在新疆、东北地区小冰期起始时间明显要比其它区域延后近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小冰期气候变化特征可能主要受到纬度变化影响,地貌特征及海陆格局等变化对其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差异性表现为纬度差异规律的基础上镶嵌非纬度差异。 吴永红关键词:小冰期 气候变化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风景区保护性规划 旅游风景区由自然或自然与人工混合景观组成,其不仅以优美、宁静、洁净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而且往往在维持区域生态和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环境建设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些保护区在旅游... 吴永红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太湖地区近百年Hg污染富集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太湖梅梁湾沉积物柱样中重金属汞总量的分析测量,并结合210Pb和137Cs计算沉积速率以确定年代,由此探讨了近百年以来Hg的富集特征和Hg的积累过程。结合磁化率与粒度特征,分析其与太湖沉积物中Hg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百年来太湖沉积物中Hg含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沉积物中Hg的含量在逐渐降低,这与流域区域内重度污染工业规模的缩减是息息相关的;磁性矿物含量的增加与重金属污染的输入有关,中值粒径含量与磁化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不同粒级的沉积物对于Hg的富集起到不同的作用,其中>32μm的粒级对于Hg的吸附作用随深度的增加而有所加强。 张岩 郑祥民 任少芳 王昊 吴永红 王永杰 钱鹏关键词:太湖 沉积物 磁化率 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