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芳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细菌纤维素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2
- 2014年
- 以海南椰子水为主要培养体系,实验室自行筛选的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为菌种,采用静态培养方法制备了细菌纤维素(BC)。对该BC和商业BC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观察BC的微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制备的BC和商业BC在结构和一些性能方面是相似的,都是无色透明膜,呈三维网状结构和孔洞结构,具有良好的纳米纤维网络特征,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极佳的持水能力,该实验制备的BC生产成本低,可根据需要大量制备,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 张名楠刘海芳韩亚丽冯玉红
-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持水能力功能材料
- 一种控制分子量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分子量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在细菌纤维素制备过程中通过优化培养体系,并添加甘油醛或甘露糖直接作为封端碳源合成入产物分子中,使产物不再具备使纤维素分子链再增长的结构;由此达到控制分子链增长的目的,实现了分...
- 冯玉红张名楠万耿平王镇江牛成刘海芳周雪晴胡远艳
- 文献传递
- 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稳定液体石蜡Pickering乳液的制备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生物法合成了高纯度的细菌纤维素(BC),通过浓硫酸水解制得细菌纤维素纳米晶(BCN)。以液体石蜡为油相,BCN为固体乳化剂,在超声作用下制得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SEM,TEM,FT-IR,XRD,接触角测量仪及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BC及BCN进行了表征。考察了BCN质量浓度、水相p H和离子强度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C在浓硫酸水解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其水解主要发生在无定型区,使所得BCN的结晶指数高达97%。BCN悬浮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值分别为462.5 nm和-40.8 m V,其三相接触角为95.7°,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在超声乳化作用下制得的乳液粒径大小为8.6~17.3μm。通过调控水相p H能够改变BCN表面电荷密度,从而改变乳液的稳定性,随着水相p H的增大,乳液相体积分数增大,乳液稳定性增强。随着Na Cl浓度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降低,乳液相体积分数减小。此外,SEM的观测结果表明,BCN在稳定Pickering乳液过程中呈现纤维线条和聚集体颗粒2种形态。
- 颜慧琼陈秀琼刘海芳冯玉红王向辉林强
-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稳定性
- 一种控制分子量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分子量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在细菌纤维素制备过程中通过优化培养体系,并添加甘油醛或甘露糖直接作为封端碳源合成入产物分子中,使产物不再具备使纤维素分子链再增长的结构;由此达到控制分子链增长的目的,实现了分...
- 冯玉红张名楠万耿平王镇江牛成刘海芳周雪晴胡远艳
- 文献传递
- 细菌纤维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分子量调控
- 细菌纤维素(BC)由于其分子量高、结晶程度高,在溶剂中难溶解,限制了其进一步的研究、应用和开发。根据木醋杆菌能够利用不同碳源合成BC的特点,设想在其生物合成过程中可利用一些结构特别的单糖分子直接作为碳源合成入纤维素分子中...
- 刘海芳
-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木糖2-脱氧葡萄糖
- 文献传递
- 一种降低细菌纤维素分子量的方法
- 2016年
- 以实验室自行筛选的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为菌种,海南椰子水为主要培养体系,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向培养基中添加半乳糖醛酸,采用静态培养方法制备了细菌纤维素(BC),对BC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半乳糖醛酸后,BC的产率、持水性能及热稳定性有所下降,而结构特征和结晶性能与不添加半乳糖醛酸的BC差别不大;但产物衍生化后的分子量却降低很大,约10万左右;有望用半乳糖醛酸代替蔗糖为碳源生产低分子量的细菌纤维素。
- 张名楠刘海芳李玉洁冯玉红
-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半乳糖醛酸低分子量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菌纤维素合成培养基中的糖含量
- 2012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分析了细菌纤维素培养过程中椰子水培养基中的各糖含量变化,建立了椰子水培养基中N-乙酰-D-葡萄糖胺(GlcNAc)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操作方便且分辨率高,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总糖含量急剧减小,其中葡萄糖消耗最快,果糖次之,但GlcNAc含量缓慢减少后其含量则逐渐增加.
- 颜金科刘海芳冯玉红虞瑞雷王荔宁林强
- 关键词:木醋杆菌椰子水细菌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