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刚 作品数:11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广州市教育局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更多>>
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树突在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的生长特点 2010年 目前,神经元发育过程中树突的生长特点备受关注.利用体外视网膜培养,森林脑炎病毒(SFV)转染和适时观察的实验方法,对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神经节细胞树突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出生后发育的进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树突经历了一个从活跃到比较稳定的生长过程,即小鼠出生时(P0)树突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中,而P13时树突则比较稳定,P3和P8时处于前两者的一种中间状态.对同一发育时期不同种类节细胞树突生长情况的分析表明,不同种类神经节细胞之间树突生长的特点没有明显差别.由于小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哺乳动物模型,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树突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 杨秀兰 时翔明 何士刚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小鼠视网膜胆碱能无长突细胞出生后空间分布规则度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出生后小鼠视网膜一类中间神经元星爆无长突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规则度的变化.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视网膜上胆碱能的星爆无长突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标记,结果表明小鼠视网膜在发育早期胆碱能无长突细胞分布的规则度已经较高,INL层胆碱能无长突细胞分布的规则度高于GCL层. 梁海恬 何士刚关键词:视网膜 对家兔视网膜方向选择性神经节细胞的进一步研究 The present study surveys the ganglion cells in the rabbit retina, and focuses on investigating a range of pro... 何士刚文献传递 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获得同样的尊严 2018年 借济南开会之机,我和三个学生走访了在联劝“一个鸡蛋的暴走”故事会上认识的张艾玲老师创办的“乐橄儿”,并去5个学员的家庭作了家访。丹丹,17岁的女孩,自闭症,现在能够在老师指导下做一点擦洗窗户、地板之类的工作。 何士刚关键词:尊严 生命 故事会 自闭症 家访 女孩 小鼠视网膜胆碱能无长突细胞出生后的密度分析 2009年 为了研究小鼠出生后视网膜胆碱能无长突细胞密度和空间分布的发育变化,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不同天龄小鼠视网膜的胆碱能无长突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并对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小鼠视网膜胆碱能无长突细胞的密度随天龄增长而降低,这个结果与通过眼球直径预测的变化一致. 梁海恬 何士刚关键词:视网膜 Michael Rossmann的中国结:我与Rossmann的初次相识 2010年 “如果这故事不是Dorothy Hodgkin亲口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人会相信的”,普渡大学的Michael Rossmann以肯定的口气对我说。这是1980年,我第一次访问他在West Lafayette的实验室。我们正在一个很舒适的餐厅用早餐,一边享用着他最喜欢的苹果酱,一边看着园里的野兔子在灌木下穿行。 王家槐 何士刚关键词:MICHAEL 中国结 实验室 苹果酱 早餐 更好地吸引海外优秀人才 2005年 去年1月,英国《自然》杂志开创“中国之声”专刊,发表了一些海外华裔科学家对中国科研工作评估与改进建议的文章,获得了科学界的广泛反响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本刊曾选摘其部分内容,载于去年的2月号上。10个月之后,《自然》杂志(2004年11月18日)再奏“中国之声”,又请多位更加熟悉中国科研工作状况,包括有较长期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目前已在国内科研机构任职的著名科学家,或对我国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体制,或对某一领域科研工作的成就与问题,坦率陈词,进一步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有的意见,即或只是一得之见,但亦都有所据,而且出于更好地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真诚与热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本刊再予择要摘载(部分标题本刊编者作了适当改动) ,以飨读者。 何士刚关键词:经费管理 离体电转染pCAGGS-EGFP对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标记 2013年 目的:通过离体电转染将GFP对胚胎期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进行标记来观察其形态.方法:剥离胚胎小鼠E14的视网膜连同晶状体,放入定制的电转杯中进行电转染,以8~16V电压将pCAGGS—EGFP质粒导入RGC,体外培养视网膜1~5d,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情况。结果:以12V,50ms,950InS的间隔,5个脉冲转染效率最高,为81.25%:20~144h期间GFP依次由胞体向轴突、树突扩散分布。结论:在体外培养基中培养1~5d.pCAGGS—EGFP经过最适电压转染后能够在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持续扩散表达. 施圆圆 何士刚 李书华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CS大鼠视网膜变性过程中二级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RCS大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rat,RCS rat)视网膜变性过程中早、中、晚期二级神经元形态的变化。结果发现,P1MRCS大鼠各二级神经元未见明显的形态改变。P2M RCS大鼠视网膜外核层萎缩约85%,视杆双极细胞顶端树突萎缩;水平细胞的树突与轴突在外网状层的分层未见改变。P3M RCS大鼠视网膜外核层萎缩近95%,RCS大鼠视杆双极细胞顶端萌生新的神经突起;水平细胞的树突分支明显丢失,轴突在外网状层的分层发生改变,出现新生神经突起;无长突细胞的树突在内网状层的分层至变性晚期也未见改变。该研究表明RCS大鼠视网膜二级神经元形态的改变是继发性改变,是感光细胞变性后对传入缺失的一种反应,即重构反应。在进行视网膜功能救治时需要考虑重构反应带来的影响。 张海涛 曾强 阴正勤 王一 何士刚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 形态学 RCS大鼠 视网膜中的自主感光神经节细胞 被引量:6 2011年 视网膜中少数神经节细胞能够合成感光蛋白——黑视素(melanopsin),因此具备了自主感光的能力,被称为自主感光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ipRGCs)。ipRGCs可根据树突形态和分层位置的差异分为五个不同的亚型,其轴突主要投射到视交叉上核、橄榄顶盖前核等脑区,参与调控昼夜节律、瞳孔对光反射等非成像视觉功能。此外,部分ipRGCs的轴突投射到外侧膝状体和上丘,可能在调节成像视觉中发挥功能。本文将概述ipRGCs的发现过程和最新研究进展。 曾强 何士刚关键词:昼夜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