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
- 作品数:80 被引量:39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微小研抛机器人开放式控制系统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提出在大型模具曲面上进行自主研抛作业的微小机器人的运行特征,建立了一种基于PMAC和PC的双CPU开放式控制系统。通过对伺服运动、研抛执行和传感定位子系统的分析,全面介绍了系统体系结构和控制策略,运动实验结果表明了系统的可行性。该微小研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符合实用要求,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谢哲东赵继王义强张雷
- 关键词:PMAC
- 基于TMS320F2812的多轴运动控制器开发
- 探讨了TI公司最新款芯片TMS320F2812的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以该芯片为核心的PCI总线的高精度多轴运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设计了必要的外围扩展电路,阐述了系统的工作过程。该控制器能够高速完成各类复杂的运动控制算法...
- 翟方超赵继王义强徐立国柳耀阳
- 关键词:DSP多轴运动控制器PCI模糊神经网络
- 文献传递
- NURBS曲面无退刀双螺旋线轨迹规划法
- 2006年
- 从人工分片研磨抛光的机理出发,提出一套全新的双螺旋线轨迹规划算法。该算法产生的螺旋线轨迹起始并终止于子片的外边界,内旋、外旋螺旋线之间用S形回转轨迹圆滑连接,使得连接所有子片的研磨抛光路径成为可能,以实现整张曲面无退刀的分片加工策略,可消除表面撞痕,降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用Matlab对算法进行了仿真,规划的加工轨迹达到了预期效果。
- 徐立国赵继徐卫
- 关键词:NURBS刀具轨迹抛光
- 硅晶片的液流悬浮超光滑加工机理与实验被引量:11
- 2007年
- 建立了基于机器人的液流悬浮超光滑加工系统。配置出了适用的悬浮加工液,通过对硅晶片的大量加工实验研究,得到了加工时间、工具转速和粒子浓度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工时间在60 min、工具转速为6 000 r/min上下、粒子浓度为30 g/L左右时,加工效果最佳。加工后的硅晶片表面粗糙度Ra能达到1.55 nm。深入分析了液流悬浮超光滑加工的去除机理,硅晶片的液流悬浮超光滑加工是机械冲击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综合结果,加工液中的磨料颗粒有对工件表面的机械冲击作用和对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液流悬浮加工新技术,可以实现对半导体材料硅晶片的纳米水平的超光滑加工,获得表面无塑性变形和晶格缺陷的纳米精度表面。
- 曹志强赵继陈德祥张富
- 关键词:硅晶片
- 弹性约束自由磨料研抛加工的材料去除机理被引量:3
- 2008年
- 弹性约束自由磨料研抛加工是悬浮液中的磨粒在工具的弹性约束下实现对工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建立了反映加工过程影响因素的球形工具加工区域模型,以及类球形和棱锥体磨粒的力学模型,讨论了材料去除机理,分析了加工自由曲面的可行性。利用Al2O3和SiC两种磨料对光学玻璃进行了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弹性约束自由磨料加工方法应用于超精密加工是有效的,并验证了对磨粒尺度影响规律的分析。
- 张富赵继
- 关键词:研抛加工
- 基于多柔体动力学的混联研抛机床仿真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针对本课题组研制的-JDYP51五坐标虚拟轴混联研抛运动机床,通过建立Pro/E和ADAMS仿真模型,并结合虎克铰和单个支杆的有限元分析,列出了空间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机床的铰接特点,支杆在运动中弹性变形很小,其柔性对动平台的轨迹影响不大,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动力学特性曲线。
- 于淼赵继苗忠何川骄
- 关键词:并联机构
- SiC悬浊液超光滑表面加工技术被引量:5
- 2006年
- 以纳米SiC颗粒悬浊液作为超光滑加工的载体,研制了适合进行超光滑表面加工且具有良好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纳米SiC颗粒悬浊液,阐述了悬浊液浮超光滑表面加工的机理,并用该悬浊液对K9光学玻璃进行了加工试验研究,并进行了AFM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加工获得的K9光学玻璃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Ra=0.84 nm的水平。
- 赵继陈德祥张富詹建明张恩忠
- 关键词:机床
- 轴承结合部动态参数识别与等效分析模型的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针对轴承结合部有限元分析模型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态实验数据的建模方法,分析了球轴承接触变形的特点.利用拉格朗日力学分析原理建立了球轴承装配结构3自由度的动力学方程,依据模态实验测得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采用最小二乘法解得单个钢球在接触法线方向上的刚度和阻尼,进而计算得到了轴承结合部在径向、轴向以及转角等3个方向的刚度和阻尼.采用弹簧阻尼单元模拟轴承结合部的结构动力学方程,通过与由拉格朗日力学分析原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的对比,来确定弹簧阻尼单元的数值,并建立了轴承结合部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装配结构有限元进行分析计算时,结构前3阶固有频率及振型与实验测得的振型一致,对应固有频率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
- 方兵张雷赵继曲兴田
- 关键词:轴承动力学建模
- 焊缝结构光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方法被引量:15
- 2013年
- 为实现焊缝磨抛自动化,将双CCD相机与激光器搭载于磨抛机器人上,构成机器人视觉导航和检测系统。根据机器人与焊缝特征点之间空间位置的相关性,构造动态感兴趣区域(ROI),提出了一种提取焊后焊缝结构光特征线的快速算法,该算法可将图像处理区域缩小到原来的1.49%,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运算效率。在动态ROI内,对图像进行分析,针对焊缝结构光图像的特点,对图像的预处理过程进行了优化,采用动态高斯平滑模板处理直方图,改进了阈值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取焊缝激光带的特征线,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视觉系统稳定可靠,提出的算法能够快速地锁定动态ROI,可准确地提取结构光特征线,从而为磨抛机器人视觉导航和检测奠定了基础。
- 赵军赵继张雷
- 关键词:图像处理结构光
- 人工颅骨快速成型的研究现状
- 姜延欣冉旭赵继
- 关键词:人工颅骨熔融沉积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