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良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纳米
  • 2篇阳光
  • 2篇氧化亚铜
  • 2篇水热
  • 2篇水热法
  • 2篇太阳
  • 2篇太阳光
  • 2篇同质结
  • 2篇能量存储
  • 2篇热法
  • 2篇膜材料
  • 2篇金属
  • 2篇可见光
  • 2篇高压釜
  • 2篇粉末材料
  • 2篇复合薄膜材料
  • 2篇复合粉末材料
  • 2篇N型
  • 2篇P型
  • 2篇SUB

机构

  • 10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10篇熊良斌
  • 6篇余颖
  • 3篇李家麟
  • 1篇闫楠楠
  • 1篇闫丽丽
  • 1篇邓玉荣
  • 1篇邱明强
  • 1篇王艳
  • 1篇冯杰
  • 1篇胡安正
  • 1篇欧阳珉路
  • 1篇杨帆
  • 1篇王辉
  • 1篇王保强
  • 1篇枼浩然

传媒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TiO2、Cu2O制备及其复合材料可见光光催化和能量储存
熊良斌
关键词:纳米功能材料氧化亚铜化学沉积法能量储存
CdS/Cu_2O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膜厚对光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水浴法和电沉积法制备CdS/Cu2O复合膜,组装成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改变薄膜的厚度,测试了不同厚度的窗口层和吸收层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400 nm厚的CdS薄膜上沉积30次Cu2O薄膜,所获得的复合膜具有最大的填充因子FF(为0.42)和光电转换效率η(0.05%)。并通过实验发现,适当减少CdS窗口层的厚度,可以提高光的透射率,产生更多的光生载流子,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适当增加Cu2O吸收层的厚度,可以提高光的吸收率,产生更多的光生载流子,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
邓玉荣欧阳珉路杨帆熊良斌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具有太阳光能量存储及释放功能的TiO<Sub>2</Sub>基复合薄膜材料
一种具有太阳光能量存储及释放功能的TiO<Sub>2</Sub>基复合薄膜材料,包括在任何衬底上沉积的以各种形貌TiO<Sub>2</Sub>薄膜为底层,各种形貌CdS或Cu<Sub>2</Sub>O薄膜为表层,或者是在...
余颖熊良斌李家麟
文献传递
高中物理两个相对论公式的简明推导被引量:2
2008年
目前高中物理教材关于相对论内容逻辑上不完整,对此,本文在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用定量的方法推导出了狭义相对论的长度收缩效应公式和相对论质量公式。
熊良斌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材狭义相对论
纳米TiO_2/Cu_2O复合物的可见光降解活性艳红和分解水制氢的机理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TiO2/Cu2O复合粉体。可见光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TiO2/Cu2O复合粉体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降解活性和分解水制氢性能。根据TiO2和Cu2O的导带和价带位置以及TiO2、Cu2O和TiO2/Cu2O复合粉体的可见光光催化实验结果,提出TiO2/Cu2O复合粉体的可见光光催化机理:在可见光照射下,Cu2O导带上产生的电子转移到TiO2的导带上,Ti4+捕获这些电子后成为Ti3+,这些被捕获的电子具有很长的寿命,能转移到复合粉体和溶液的界面。在光降解活性艳红的过程中,这些电子与吸附氧结合后可最终形成过氧化物自由基或氢氧自由基,从而氧化有机物;而在分解水制氢过程中,这些电子与H+结合后可形成H2。光照后TiO2/Cu2O复合粉体的XPS表征显示Ti3+的存在,证明机理理论的正确性。
熊良斌冯杰胡安正闫楠楠王辉
关键词:活性艳红制氢X射线光电子能谱
p型和n型氧化亚铜薄膜的水热法可控制备
本发明涉及p型和n型氧化亚铜薄膜的水热法可控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控制反应物中水溶液的pH值来得到所需要的不同导电类型(p或n型)的半导体氧化亚铜薄膜。方法是先配制一定浓度的二价铜离子盐溶液,通过稀酸和氨水来调节溶液的p...
余颖熊良斌
文献传递
p型和n型氧化亚铜薄膜的水热法可控制备
本发明涉及p型和n型氧化亚铜薄膜的水热法可控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控制反应物中水溶液的pH值来得到所需要的不同导电类型(p或n型)的半导体氧化亚铜薄膜。方法是先配制一定浓度的二价铜离子盐溶液,通过稀酸和氨水来调节溶液的p...
余颖熊良斌
Cu_2O纳米阵列的铜阳极氧化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杀菌性能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本文通过阳极氧化法直接在铜片上生长出纳米氧化亚铜阵列,所得到的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iffuser reflectance),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形貌氧化亚铜的杀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在阳极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TAB,有助于氧化亚铜的定向生长。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电流密度,温度,和反应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氧化亚铜。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氧化亚铜的形貌从网状,片状到棒状进行转化。所得到氧化亚铜的禁带宽度为1.95 eV。用所得样品进行杀菌实验,1 h内棒状氧化亚铜的杀菌率达到90.85%,而其它形貌的氧化亚铜杀菌率只有50%左右,与空铜片的杀菌率30%相比,所制得氧化亚铜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闫丽丽王艳熊良斌李家麟枼浩然王保强余颖
关键词:阳极氧化
具有太阳光能量存储及释放功能的TiO<Sub>2</Sub>基复合薄膜材料
一种具有太阳光能量存储及释放功能的TiO<Sub>2</Sub>基复合薄膜材料,包括在任何衬底上沉积的以各种形貌TiO<Sub>2</Sub>薄膜为底层,各种形貌CdS或Cu<Sub>2</Sub>O薄膜为表层,或者是在...
余颖熊良斌李家麟
文献传递
具有周期性形貌变化的纳米氧化亚铜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周期性形貌变化的纳米氧化亚铜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控制化学(池)沉积的次数得到由纳米球,纳米杆或纳米锥组成的具有周期性形貌变化的氧化亚铜薄膜,这些纳米球,纳米杆或纳米锥均由量子点氧化亚铜自组装而成...
邱明强熊良斌余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