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静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丝绸
  • 2篇丝绸面料
  • 2篇面料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分子
  • 1篇抑菌性
  • 1篇抑菌性能
  • 1篇真丝
  • 1篇真丝织物
  • 1篇织物
  • 1篇色牢度
  • 1篇视觉
  • 1篇视觉认知
  • 1篇丝织
  • 1篇丝织物
  • 1篇染料
  • 1篇子结构
  • 1篇小檗
  • 1篇小檗碱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丝绸博物...

作者

  • 4篇王国和
  • 4篇岳静
  • 2篇张晓夏
  • 2篇陈长洁
  • 1篇苑萌萌
  • 1篇李健
  • 1篇聂开伟
  • 1篇贾君君
  • 1篇陈伟
  • 1篇夏羽

传媒

  • 4篇丝绸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丝绸面料展示方式对视觉认知评价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将心理学的认知行为学运用到纺织领域,研究丝绸面料展示方式对视觉认知评价的影响。试验选取了电力纺、双绉、乔其、斜纹绸和素绉缎5只炼白面料,筛选52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在垂直、立体、平铺展示方式下对丝绸面料的光滑感、柔软感、明亮感进行视觉认知评价和比较分析。在立体展示方式下电力纺、双绉、乔其、斜纹绸的3个视觉认知评分均最高,垂直其次,平铺最低,说明立体展示是最佳展示方式;而素绉缎在平铺展示方式下3个视觉认知评分均最高,立体其次,垂直最低,说明平铺展示是素绉缎的最佳展示方式。在不同的展示方式下丝绸面料视觉认知评分与面料的表面特性有关。男性、女性的光滑感、柔软感视觉认知评分波动差异较大,而明亮感评分波动差异较小,说明男性、女性对于丝绸面料的光滑感、柔软感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对明亮感敏感程度较相近。
贾君君聂开伟夏羽张晓夏岳静王国和
关键词:丝绸面料视觉认知
中药染料小檗碱染真丝织物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中药染料小檗碱对真丝织物进行生态染色,探讨染色温度、时间、染液pH值、小檗碱质量浓度对织物K/S值的影响,并测试其染色色牢度、抑菌性能、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紫外线透过率及小檗碱紫外线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温度65℃、时间60min、染液pH7条件下,染色织物K/S值最佳,小檗碱对真丝织物的性能具有较好的提升。染色真丝织物耐摩擦色牢度与耐干洗色牢度均可达4级以上,但耐皂洗色牢度较差。当小檗碱质量浓度为0.8g/L时,染色真丝织物对金黄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可达85.57%、80.61%。小檗碱对250~350nm紫外光有广泛的吸收能力,其染色真丝织物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功能。
陈伟岳静陈长洁李健王国和
关键词:小檗碱真丝织物色牢度抑菌性能抗紫外线
基于红外光谱的古代丝绸蛋白质分子结构变化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红外光谱法对古代丝绸与现代蚕丝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古代丝绸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古代丝绸在老化降解的过程中,—Gly—Gly—、—Gly—Ala—Gly—肽链结构会逐渐断裂直至完全降解;蚕丝的老化降解是从非结晶区开始的,非结晶区的α-螺旋和无规构象首先被破坏,结晶区的β-折叠构象的比例相对增大;其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形成氢键的—NH振动呈一直下降的趋势,自由的—NH振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老化降解达到一定程度时,其蛋白质分子结构会产生CH3对称变角振动。
苑萌萌陈长洁岳静王国和
关键词:红外光谱分子结构
认知行为学在丝绸触感评价方面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将心理学科的研究方法——认知行为学,首次应用于织物触感评价,旨在探寻一种新颖且较感性工学更严谨的主观测试方法。从平方米质量、织物肌理两方面选取9只丝绸面料作为研究对象,被试是25名女研究生,采用行为学E-prime软件对测试面料的光滑、柔软、轻薄三种触感进行评价,并运用KES测试压缩、弯曲、摩擦等性能指标;通过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讨论行为学试验方法是否可行有效。结果表明:主观认知的显著差异与平方米质量和织物肌理引起的触感差异基本相符,主观评价与部分KES性能指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认知行为学方法用于织物触感的评价研究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岳静张晓夏王国和
关键词:丝绸面料触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