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贝贝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阑尾炎评分联合高频超声对5岁以上儿童阑尾炎类型的判别价值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评分(pediatric appendicitis score,PAS)联合高频超声对5岁以上儿童阑尾炎类型的判别价值。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94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0例,女性124例;年龄(8.94±2.28)岁。收集每例患儿的PAS,并对术前超声结果进行判读。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单纯性阑尾炎组(113例)和非单纯性阑尾炎组(281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PAS及超声征象,取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逐步Fisher判别分析以构建判别函数。通过自身检验、交叉检验评价判别函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共13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PAS、阑尾壁层次不清、血液中白细胞计数、病程、阑尾周围积液、阑尾增粗、阑尾周围脂肪增厚共7个指标进入判别函数。自身检验及交叉验证的结果均显示,该函数判别阑尾炎类型的准确率为94.7%(373/394);检验组验证结果显示,该函数判别阑尾炎类型的准确率为94.4%(84/89)。判别方程式:单纯性阑尾炎组为Y_(1)=-14.446-1.312X_(3)+1.102X_(5)+0.481X_(2)+0.065X_(1)-1.884X_(6)+4.046X_(4)+3.878X_(7),非单纯性阑尾炎组为Y_(2)=-36.834+1.509X_(3)+4.297X_(5)+0.687X_(2)+0.110X_(1)-0.167X_(6)+3.432X_(4)+0.874X_(7)。结论PAS联合高频超声有助于判别5岁以上儿童阑尾炎类型,进而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儿童急性阑尾炎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郭宏溪杨俊卞红强杨虎郭琴孙贝贝
- 关键词:超声检查
- 腹腔镜技术在儿童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运用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儿童复发性腹股沟疝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应用腹腔镜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患儿67例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疝缺损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短期并发症、鞘膜积液的形成和睾丸萎缩等。结果 67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儿中,男65例,女2例。48例疝缺损发生在开放修补术后,19例疝缺损发生在腹腔镜修补术后。再手术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11侧。67例复发性腹股沟疝主要分为:疝囊结扎不完整21例;疝囊结扎位置过低17例;未结扎疝囊14例;遗漏直疝、结扎线不紧、内环口大各4例;腹壁肌肉薄弱2例;腹压增大(长期便秘,支气管哮喘)1例。疝修补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未变换手术方式,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单侧病例手术时间为(15.0±2.2) min(13-25 min),双侧病例手术时间为(27.0±4.3) min(18-41 min)。患儿术后第2天出院。术后短期出现鞘膜积液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时间(23±2)个月(9-39个月),无复发,无睾丸萎缩。
结论 腹腔镜可明确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类型,有助于减少术后再次复发。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儿童复发性腹股沟疝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式,有望替代开放性疝修补术。
- 闫学强孙贝贝卞红强杨俊段栩飞匡后芳朱真闯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复发性腹股沟疝儿童
- 儿童急性非单纯性阑尾炎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 2024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非单纯性阑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经病理确诊的58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术中所见和病理类型将所有患儿分为非单纯性阑尾炎组(382例,包括化脓、坏疽和穿孔性阑尾炎)和单纯性阑尾炎组(20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非单纯性阑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对儿童急性非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于我院行阑尾切除手术的急性阑尾炎病例160例对预测模型的诊断价值进行前瞻性验证。结果582例患儿中,382(65.6%)例为非单纯性阑尾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WBC;OR=1.305,95%CI 1.189~1.432,P<0.001)、中性粒细胞比例(NP;OR=1.046,95%CI 1.012~1.080,P=0.007)、CRP(OR=1.046,95%CI 1.010~1.082,P=0.011)、白蛋白(ALB;OR=0.973,95%CI 0.952~0.995,P=0.014)为非单纯性阑尾炎患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4个因素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5.614+0.263×WBC+0.045×NP+0.045×CRP-0.027×ALB。概率模型为P=1/[1+Exp(-5.614+0.263×WBC+0.045×NP+0.045×CRP-0.027×ALB)],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该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P=0.622)。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931(95%CI 0.896~0.957,P<0.001),灵敏度为0.830,特异度为0.905。前瞻性验证预测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2、0.820。结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CRP水平升高及低白蛋白血症是儿童急性非单纯性阑尾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非单纯性阑尾炎的鉴别。
- 郭宏溪杨俊卞红强杨虎郭琴孙贝贝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