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林
-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抽油杆泵筒内流体压力变化规律
- 2006年
- 了解抽油泵筒内压力变化规律,有助于认识抽油泵在井下的工作状态,同时也有助于分析和计算抽油杆柱底部受力。利用井下抽油杆柱力学检测装置对抽油泵筒内的压力及其变化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抽油泵筒内的流体压力呈规律性变化。分析认为,抽油泵筒内的流体压力在上下冲程中的构成是不同的,下冲程的压力大于上冲程;下冲程固定阀完全关闭时泵筒内的流体压力达到最大值,上冲程游动阀完全关闭时泵筒内的流体压力达到最小值;泵阀的漏失对泵筒内的流体压力有一定的影响。分析还表明,在井筒内的流体阻力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 杨海滨刘松林
- 关键词:抽油泵泵筒
- 抽油杆柱井下力学检测仪负荷传感器短节的研制被引量:2
- 2007年
- 负荷传感器短节是抽油杆井下力学实测装置的关键部件。从油田实际出发,并充分考虑到负荷短节应满足温度、压力、腐蚀结垢、小空间、负荷变化大等工作状况要求,确定了负荷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采用应力集中的原则,解决了测量与强度的问题;通过优化贴片工艺、贴片方式,满足了测量精度;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满足了目前所有有杆抽油系统的检测要求。
- 刘松林杨海滨郭鹏吴利文夏英曲占庆
- 关键词:负荷传感器结构原理
- GPRS油井无线网络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油井监测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油井无线网络系统由无线一次仪表和GPRS无线中继站组成,它整合了无线功图连续监测、无线电机参数检测、无线温压监测以及GPRS远传等四大模块,形成完整的油井网络系统。它将太阳能供电技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和GPRS远距离传输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了重要生产数据采集、处理、远传。
- 张齐鸣刘松林孙天淦汪祥林吴利文
- 关键词:采油井太阳能无线数据通信
- 三维井眼抽油杆与油管防偏磨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9
- 2008年
- 抽油杆、管偏磨主要受力学因素和油井产出物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抽油杆、管之间的摩擦力造成的;偏磨点的预测模型由实测数据进行修正或标定使预测更加准确;降低抽油杆、管之间的偏磨方法主要是降低杆、管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抽油杆对油管的正压力采用传力式加重杆加重,使抽油杆中和点下移;使用抽油杆防偏磨节箍,降低了杆、管之间的摩擦系数;现场应用219口井表明,延长了检泵周期、提高了井下效率和经济效益。
- 杨海滨刘松林李汉周
- 关键词:三维井眼抽油杆油管偏磨
- 抽油杆柱受力状况井下检测装置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抽油杆柱下部载荷和位移难以准确描述,使抽油杆柱的设计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研制了抽油杆柱受力状况井下检测装置。该装置结构与抽油杆接箍一样,可以安装于抽油杆柱的任何部位,传感器采用了微耗电系统,可以在井下连续工作1年以上。油井工作时,井下抽油杆的负荷、温度、位移及流体压力等参数经处理后存储于存储器中,起出抽油杆后,存储的数据经PC机的相应程序进行处理后,获取所需的数据和示功图。通过对不同位置上实测示功图的分析对比,近泵口位置的传感器由于消除了杆柱运动的影响,所测示功图更准确地反映了泵的实际工作状况。9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测量的示功图能准确地反映油井的工作状况。
- 曲占庆杨海滨刘松林张琪王在强
- 关键词:抽油杆井下传感器
- 基于实际井眼轨迹的抽油杆柱API设计方法被引量:3
- 2006年
- 目前的抽油杆柱设计方法大都基于设计井眼轨迹或经验公式,因此设计的抽油杆柱与井眼的匹配性并没有达到最优,结果可能影响了抽油杆柱的受力特性和寿命。概述了目前现有的抽油杆柱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实际井眼轨迹的抽油杆柱API设计方法。即考虑到在三维空间中井下粘滞阻力及动载的影响,利用微单元分析方法计算出轴向载荷与轴向应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杆柱组合设计,并给出了设计流程。以江苏油田永21-3井为例,对几种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油田目前采用的抽油杆柱设计方法包含了人为经验因素,并不是最优的杆柱设计结果,有待进一步改进。
- 王文昌狄勤丰顾春元杨海滨刘松林
- 关键词:井眼轨迹
- 井下抽油杆力学检测装置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研制的井下抽油杆力学检测装置主要由集成电路系统和传感器短节两大部分组成。在介绍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后,着重阐述了传感器短节拉力、压力和扭矩3个性能指标的检测和检测结果。对传感器的性能分析和8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检测装置性能适合井下抽油杆力学特性检测,可以满足现场检测要求。
- 曲占庆杨海滨刘松林张琪王在强
- 关键词:传感器性能检测扭矩
- 无线监测示功仪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1
- 2006年
- 针对常规示功仪资料储存的容量有限和对油井不能长时间连续监测的不足,研制了无线监测示功仪。该示功仪将载荷和位移传感器、无线传输以及太阳能供电等多种技术集于一体(1)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实现了光杆无线位移检测,解决了常规位移传感器寿命短、可靠性差的问题;(2)应用CC1000无线模块,实现了油井示功图短距离数据无线交换,屏弃了常规仪器电缆通讯的方式;(3)通过增加仪器储存容量和移植USB接口,解决了常规示功仪储存数据量少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数据交换;(4)将太阳能电池与充电电池有机结合,圆满解决了仪器供电问题。
- 唐建东吴利文刘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