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银慈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减阻
  • 3篇仿生
  • 2篇液体介质
  • 2篇粘性阻力
  • 2篇水泵
  • 2篇面层
  • 2篇面层材料
  • 2篇功能表
  • 2篇复合结构
  • 1篇导热
  • 1篇银粉
  • 1篇粘性
  • 1篇离心水泵
  • 1篇流体
  • 1篇减阻特性
  • 1篇工程仿生学
  • 1篇仿生结构
  • 1篇边界层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市奥吉通...

作者

  • 7篇王银慈
  • 6篇田丽梅
  • 4篇任露泉
  • 2篇商延赓
  • 2篇商震
  • 1篇韩志武
  • 1篇高志桦
  • 1篇李子源
  • 1篇金娥
  • 1篇胡彦冰

传媒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镶嵌式仿生耦合功能表面流体介质控制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模拟海豚镶嵌式皮肤结构,设计一种仿生耦合功能表面。利用ANSYS-Workbench软件对镶嵌式仿生耦合功能表面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流体计算采用CFX下的标准k-ε湍流模型,固体计算采用Transient structural。模拟结果表明,耦合功能表面湍动能、表面速度明显降低,表面柔性材料产生位移变形。模拟结果表明,表面柔性材料通过变形与基底刚性材料耦合,通过对流体介质的顺应实现对流体介质的控制;通过表面材料的弹性变形吸收部分能量,有效降低了流体介质的湍动能,避免了流固交界面能量过分交换而带来的能量损失。
田丽梅王银慈高梽桦商震任露泉
一种能改变液体介质粘性的复合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改变液体介质粘性的复合结构,是由柔性面层和刚性基底镶嵌构成,柔性面层和刚性基底镶嵌结合,是为了使刚性基底的非光滑结构与柔性面层的耦合来获取柔性面层最大变形能,从而得到2~3°的温升。所述柔性面层材料内添...
田丽梅梅浩然王银慈商延赓任露泉
文献传递
形态/柔性材料二元仿生耦合增效减阻功能表面的设计与试验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研究水生生物在流体介质运动中,皮肤可随着流体载荷的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并与皮下组织特有的非光滑结构形成动态耦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表面的现象,并依据仿生学相似原理,提出一种形态/柔性材料二元耦合功能表面设计的新思想,称之为仿生耦合功能表面(BCFS),该功能表面由不同属性的双层材料构成,利用面层材料的弹性变形以及面层材料与基底材料表面上仿生非光滑结构的耦合,对流体进行主动控制,实现增效减阻功能。探索了将这种仿生耦合功能表面(BCFS)在典型流体机械-泵上面的实现方法,并以效率为目标,进行了仿生耦合功能表面增效减阻功能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耦合功能表面的仿生耦合水泵,效率提高了5%以上。
田丽梅高志桦王银慈任露泉商震
关键词:工程仿生学
一种能改变液体介质粘性的复合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改变液体介质粘性的复合结构,是由柔性面层和刚性基底镶嵌构成,柔性面层和刚性基底镶嵌结合,是为了使刚性基底的非光滑结构与柔性面层的耦合来获取柔性面层最大变形能,从而得到2~3°的温升。所述柔性面层材料内添...
田丽梅任露泉商延赓韩志武梅浩然王银慈
文献传递
形态/材料耦合仿生功能表面应用研究及对流体介质的控制机制
海豚特殊皮肤结构可对流体介质进行动态控制从而实现减阻目的,受上述现象启发,本文设计一种形态/材料二元耦合功能表面(BCFS),该仿生耦合功能表面是由基底具有仿生形态的金属材料与表面具有一定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并将这...
王银慈
关键词:水泵减阻仿生结构
文献传递
基于仿生耦合功能表面的离心水泵增效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海豚特殊的皮肤结构具有减阻功能,模仿其结构,设计了一种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仿生耦合功能表面,将其应用到离心式水泵的叶轮表面,进行水泵增效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仿生耦合功能表面可提高离心式水泵效率3%及以上;仿生耦合功能表面面层材料的硬度对水泵的效率影响显著。分析认为其增效机制主要在于:表面面层材料与基底材料仿生结构的耦合变形降低了叶轮流道壁面的摩擦力及吸收流体介质对叶轮进、出口湍动能的方式实现对流体介质的控制,从而降低离心泵水力损失,实现增效。
田丽梅梅浩然李新红王银慈杨乐邵鹏
关键词:水泵
形态/材料耦合仿生功能表面减阻特性及机制被引量:5
2015年
模仿海豚皮肤特殊结构的形态/材料耦合仿生功能表面可有效降低流体机械表面阻力,是流体机械实现节能减排的研究热点。该文采用流固耦合模拟技术,针对上述功能表面的面层材料及基底仿生形态2种耦合因素,各取3种不同的数值模型,对其减阻特性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面层材料的弹性模量及基底仿生形态的间距对其减阻特性影响较大;面层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小,其顺应流体介质的能力越强,减阻效果越好;基底仿生形态的间距对于黏性阻力的影响效果显著,当间距为2 mm时,其减阻效果最好。减阻机制主要体现为:仿生耦合功能表面面层材料的弹性变形导致其实际流固接触界面与流固耦合界面产生分离,使其表面速度梯度降低,从而实现表面摩擦阻力的降低。
田丽梅可庆朋金娥李子源王银慈胡彦冰
关键词:仿生减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