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明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毒素
  • 3篇真菌
  • 3篇真菌毒素
  • 2篇人工抗原
  • 2篇抗原
  • 1篇单端孢霉烯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芯片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玉米赤霉烯酮
  • 1篇色谱
  • 1篇饲料
  • 1篇农产
  • 1篇农产品
  • 1篇脱氧雪腐镰刀...
  • 1篇污染
  • 1篇相色谱
  • 1篇镰刀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刘海明
  • 4篇何成华
  • 4篇王希春
  • 4篇张海彬
  • 2篇李治忠
  • 2篇吴文达
  • 2篇施志玉
  • 1篇邢云云
  • 1篇樊彦红
  • 1篇金福源
  • 1篇刘斌

传媒

  • 3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联合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建立了薄层色谱法(TLC)定性检测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检测相结合的检测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ZON)的方法。以石油醚∶乙醚∶冰醋酸(70∶28∶2)为展开剂,TCL定性检测ZON,ZON的比移值(Rf值)约为0.26。HPLC对ZON进行定量分析,ZON在0.2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高,检测限为3μg/kg。试验表明:TLC快速、简便,可作为大批量、快速检测ZON的有效方法;HPLC精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定量检测ZON的有效手段。
吴文达王宝杰蔡兰芬何成华李治忠王希春刘海明施志玉张海彬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TLCHPLC
饲料中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为饲料中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的有效、快速检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比较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方法,探讨了相关问题并预测了饲料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结果]使用TLC检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限可达20~300μg/kg。在羟基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法检测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限为10~50μg/kg,衍生化或荧光酰化后检测B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限可达20~50μg/kg,甚至更低。利用HPLC,以甲醇-水或乙腈-水混合物为流动相检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其检测限为100~500μg/kg。利用LC-MS/MS检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限可达0.8~10.0 ng/kg。[结论]随着技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良分析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饲料中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吴文达何成华王希春李治忠刘海明刘斌施志玉张海彬
关键词:真菌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饲料
真菌毒素的污染、危害及其检测技术被引量:26
2009年
真菌毒素是农产品及饲料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文阐述了常见真菌毒素的种类,包括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以及赭曲霉毒素等;分析了它们在农产品及饲料中的污染情况以及对人和动物的危害性;并对真菌毒素检测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
王希春何成华刘海明张海彬
关键词:真菌毒素农产品污染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抗原化分子设计及其检测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琥珀酸酐法对DON分子进行结构修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层析法进行检测,并将衍生物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进行偶联,设计人工抗原,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SDS-PAGE和ELISA试剂盒分析偶联结果。结果显示,成功得到了DON-BSA,偶联物中DON浓度为0.797μg/μL。
王希春邢云云金福源刘海明何成华樊彦红张海彬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人工抗原
伏马菌素B_1人工抗原制备及其蛋白质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伏马菌素(FB1)是一族主要由几种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并污染各种农产品及谷物饲料,尤其以玉米及其制品中含量最大,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较大,其毒性主要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神经毒性、致癌性等。 由于FB1的危害严重...
刘海明
关键词:真菌毒素人工抗原蛋白质芯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