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竞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英语教学耳机
- 一种英语教学耳机。主要解决现有的英语教学耳机在戴眼镜的学生长时间佩戴时镜架被夹紧会导致使用者不舒适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耳机还包括一对弹性硅胶架(5),所述弹性硅胶架(5)的中央开有可供眼镜腿穿过的孔洞,其一侧边为...
- 李玉梅陈竞飞许元娜闫智峰
- 文献传递
- 在线教学背景下高校“43465”云教学模式探索
- 2020年
- 在线教学背景下,及时梳理高等院校在线教学实践成果,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应答复杂社会需求的教学应对能力的反思,亦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路径的一种探索。而此间,“43465”高校云教学模式,通过澄清“能力为本”的在线教学理念,厘定担当力、抗逆力、研判力、应变力“4力提升”的在线教学目标,确认“3阈3同”的在线教学原则,完善“4学并进”的在线教学运行组织,明晰“6步渐进”的在线教学过程,最终实现“5增5引”在线教学方法改革,取得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质等效”,亦不乏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 陈竞飞郑克岭
- “一体双驱—两域衔接—价值互嵌—德能共升”:课程思政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以D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遵循,以课程思政改革为切入点,更新教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价值目标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高度一致的专业优势。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完善“一体互进三制并举”集体教研机制,校社企协同反向设计课程及思政建设方案,构建“一体双驱—两域衔接—价值互嵌—德能共升”课程思政特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思政目标为双驱任务,引入现代教育手段,依托线上线下两个教学场域,采用层级递进多样化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嵌入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教育之中,同步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和实务技能,培养善于疏导社会问题,心怀大爱、服务社会、敬业乐群、笃行不倦,德才兼备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 东波陈竞飞荆建航
-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
- 社区管理用人员信息存放架
- 一种社区管理用人员信息存放架。主要解决现有的办公用具多为文件柜,不便于存放厚度不一的社区人员资料以及查找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板和底盘之间,通过轴承在所述转轴上固定有若干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开有若干径向滑道以及...
- 陈竞飞
- 文献传递
-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思考被引量:4
- 2011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必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其说服力、感染力,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不仅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受教育心理,能够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实践的教育功能,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姚云云李国俊陈竞飞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
- 马克思视野中和谐社会的审美维度
- 2011年
-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向社会和谐的迈进与向美的迈进在过程上是同一的,在目标与指向上也是同一的。同时,美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途径和评判标准:从结果上说,人以美构造对象与世界;从主体上说,人以美构造自身;从过程上说,人与对象世界在美的构造中相互生成。
- 陈竞飞
- 关键词:和谐社会审美维度
- 马克思美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 2011年
- 从马克思美学视野出发,当代社会构建存在缺乏对人的类本质的关照、自然被作为单纯的对象性存在、个人主体性失落等等诸多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借助马克思美学理论对之进行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马克思美学视野中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能路径。
- 陈竞飞
- 关键词:马克思美学和谐社会
- 和谐社会的美学本质——在马克思的视野中
- 2011年
-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不仅理想的和谐社会在指向上是与美同一的,而且在其达成的路径上,也必须是经由美的途径,美是马克思对于理想的和谐社会应达状态的目标表述,也是关于这一理想社会如何构建的方法陈说,人要以人的方式、运用人的尺度去创建,就必须是以美的方式,美的尺度去创建,人对理想的和谐社会的追求,必须内在地遵循美的规律与法则。一言以蔽之,美是和谐社会的本质。
- 陈竞飞鹿强
- 关键词:和谐社会
- 一种用于社区服务中的便民展示板
- 一种用于社区服务中的便民展示板。主要解决现有的社区服务类用具中没有功能较完善的展示板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板内、外层均开有展示框;在所述展示板框架的上端固定有一个带有光伏太阳能极板的音频播放盒,音频播放盒上固定有麦...
- 陈竞飞
- 文献传递
- 组织文化认同的缘起与边界:基于成员共享视角
- 2014年
- 组织文化理念的传播源自组织的有意建构和极力推动,更源自成员对组织文化基本假设的接受和体认。以成员视角分析组织文化认同,打破"成员应然接纳组织文化理念"的思维框架,是帮助他们从"被动身处文化情境"到"主动分享、实现文化理念"的关键环节。建立个体与组织在认知、价值观、情感等方面的关联,促使成员在充分认可组织身份基础上达成共识,也是深化和拓展"面向成员"的组织文化研究视角的应有之义。
- 颜冰黄小晏陈竞飞
- 关键词:组织文化文化认同组织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