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循经远取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重度眼睑痉挛验案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女,62岁,2010年11月2日来诊。因"右眼跳动5年余,右眼无法睁开半年"就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轻微跳动并局限下眼睑,未与处理。病情逐渐加重致面部、嘴角抽动,就诊于西医,口服维生素、安定等药物无改善。近半年症状加重,眼裂逐渐变小,抬举无力,致无法睁开,需用手指分开方能视物,遂来就诊。查见左眼眼裂约14 mm,右眼睑下垂,抬举无力,分泌物增多,右眼眼周、面部及口角抽动,约每分钟50次,口角向右侧倾斜,余颅神经未见异常。MRI未见异常。
- 王东岩邢继杰王玉良王斌
- 关键词:眼睑痉挛循经远取经皮穴位电刺激医案
- 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新方法。方法将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0 d后、治疗3个月后HBN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和治疗3个月后HBN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0 d后和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60.0%和8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一种有效方法。
- 王东岩王玉良邢继杰王斌
- 关键词: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面神经麻痹
- 关于针刺刺激量定量化研究的设想被引量:6
- 2013年
- 研究针刺刺激量"量"的概念及其组成因素,对针刺刺激量定量化研究的可行性提出设想。通过既往对针刺刺激量概念的探讨,提出针刺刺激量的准确定义,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刺刺激量的三大组成要素分别为力的做功,热能的交换和电能的传递。并对针刺刺激量的定量化研究提出展望。
- 王东岩李姝王斌邢继杰
- 关键词:针刺疗法刺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