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燕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芦荟
  • 2篇解毒
  • 2篇库拉索
  • 2篇库拉索芦荟
  • 2篇护肝
  • 2篇肝损伤
  • 2篇AFB1
  • 1篇毒素
  • 1篇多环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环芳烃暴露
  • 1篇亚慢性
  • 1篇致敏蛋白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分离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癌

机构

  • 6篇江南大学
  • 1篇宁波市农业科...

作者

  • 6篇崔燕
  • 5篇钱和
  • 2篇魏良鑫
  • 2篇李颖超
  • 2篇杜超
  • 1篇庞月红
  • 1篇姚卫蓉
  • 1篇汪何雅
  • 1篇沈晓芳
  • 1篇夏秀华
  • 1篇孙秀兰
  • 1篇吴佳伶
  • 1篇施秋妤
  • 1篇马芸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Sporidiobolus pararoseus中红酵母红素的柱色谱分离纯化鉴定及其对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6年
建立了一种通过柱色谱从Sporidiobolus pararoseus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红酵母红素的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谙(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鉴定色素的纯度在96%以上。同时通过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iode array detector,DAD)、液相(liquid chromalography,LC)-电离子喷雾(electronic spray ion,ESI)-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M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拉曼光谱检测得到了一系列红酵母红素的光谱数据。该研究还发现红酵母红素对于前列腺癌LNCa P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剂量有一定关系。WST-1检测发现,用30μmol/L的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红酵母红素分别处理24 h,细胞的生长率分别降低了(20.5±3.1)%、(27.5±3.7)%和(60.2±1.8)%。。
杜超施秋妤吴佳伶崔燕李颖超魏良鑫钱和
关键词:柱色谱法光谱数据前列腺癌
典型热加工对花生致敏蛋白及其免疫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了花生制品加工过程中几种典型热加工方式对花生致敏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焙、水煮、油炸和高温高压处理均使花生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随之,处理后样品中蛋白提取物的免疫反应性也显著下降,其中高温高压处理最为显著;热处理对花生致敏蛋白Ara h 2的溶解性及免疫反应性的影响较小,而对Ara h1和Ara h 3的影响则比较明显。
李颖超钱和孙秀兰汪何雅崔燕杜超夏秀华
关键词:花生过敏致敏蛋白免疫反应性
多环芳烃暴露生物标志物羟基多环芳烃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长期暴露可引发肺癌、皮肤癌等恶性肿瘤。而PAHs的代谢物——单羟基多环芳烃(OH-PAHs)可以作为暴露生物标志物综合评价人体对PAHs的暴露水平,从而吸引众多研究人员对OH-PAHs检测方法的研究。笔者介绍了生物标志物以及选用OH-PAHs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意义,系统综述了OH-PAHs的各种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法、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法,并对其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庞月红马芸崔燕沈晓芳
关键词:多环芳烃羟基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
芦荟苷对亚慢性AFB_1致大鼠免疫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芦荟苷对AFB1诱发大鼠免疫抑制的预防作用,为芦荟的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连续5周灌胃200μg/kg BW AFB1建立大鼠亚慢性AFB1免疫损伤模型,通过不同剂量(10和30 mg/kg BW)的芦荟苷进行干预,分析大鼠的体重变化、脏器指数、脾脏抗氧化能力、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研究芦荟苷对AFB1诱发大鼠免疫损伤的化学预防作用。[结果]芦荟苷干预有效缓解了长期AFB1暴露引起的体重增长缓慢和免疫器官萎缩。AFB1模型组脾脏MDA水平显著上升,而CAT、GSH、GSH-PX和SOD水平显著下降。芦荟苷干预能够显著抑制AFB1引起的脾脏氧化应激损伤。AFB1暴露没有显著改变血清中Ig A、Ig G和Ig M含量。AFB1显著提高了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和IFN-γ的表达量,而芦荟苷能不同程度降低4种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炎症反应的发生。[结论]芦荟苷对AFB1暴露所致的大鼠免疫损伤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魏良鑫崔燕钱和
关键词:芦荟苷AFB1免疫损伤
库拉索芦荟对急性AFB1肝损伤大鼠的护肝作用
目的:初探库拉索芦荟在急性AFB1 致大鼠肝损伤中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单次灌胃2.0 mg/kg bw AFB1 建立大鼠急性AFB1 肝损伤模型,通过体重、肝功能指标、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库拉索芦荟干预效...
崔燕钱和
关键词:库拉索芦荟AFB1肝损伤护肝解毒
库拉索芦荟对黄曲霉毒素B_1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库拉索芦荟在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干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单次灌胃2.0 mg/kg(以体质量计)AFB_1建立大鼠急性AFB_1肝损伤模型,通过体质量、肝功能指标、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库拉索芦荟的干预效果,并通过测定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各抗氧化物水平,探讨库拉索芦荟拮抗急性AFB_1肝毒性的作用机理。结果:库拉索芦荟具有显著降低急性AFB_1肝毒性的功效,能有效抑制急性AFB_1中毒大鼠体质量下降,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ate pyruvate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以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含量;同时能显著改善肝脏组织病变情况,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生成量,提高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活力,增强机体抗氧化及解毒能力。
崔燕凌建刚姚卫蓉康孟利俞静芬林旭东尚海涛朱麟钱和
关键词:库拉索芦荟护肝解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