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 作品数:61 被引量:36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临床应用--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了解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在国内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的注册研究,连续入选植入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和除颤器患者。所有患者均程控打开远程监测功能,每日收集其远程监测信息。由第三方公司负责数据收集和监测。结果2009年2月10日至2014年12月31日,323家医院参与注册研究,共5378例患者植入了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 CIED。植入量逐年增加,至2012年趋稳定。家庭监测无信息传输比例为7.8%。植入总量按地区分布,北京占首位。按居住地分布情况,在植入家庭监测功能的 CIED 患者中,北京地区患者仍然占据首位,40%接受家庭监测功能CIED 患者远离植入中心。平均随访时间(711.6±486.0) d,死亡445例,死亡率为8.3%(445/5378)。结论家庭监测功能 CIED 已广泛应用于国内临床,但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植入器械类型中,起搏器仍占据绝大部分。通过第三方公司负责网络监测和数据管理方式可提高家庭监测信息传输比例。
- 陈柯萍华伟刘欣杨杰孚宿燕岗粱兆光汪芳陈泗林梁延春于波汤宝鹏张澍
- 关键词:家庭监测随访
- 693例永久起搏器置入相关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6年9月-2008年4月,接受永久起搏器置入的693例患者,包括在医院接受永久起搏器置入、更换,及在外院置入起搏器后出现并发症转来入该院进一步处置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置入起搏器的患者平均年龄(63.1±13.6)岁,57.0%的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以高血压最多,占56.3%;置入起搏器的病因以病窦综合症最多,占67.8%,置入的双腔起搏器占53.7%;41例并发症分为9种,以起搏器术后感染发生最多,占41.5%。结论提高起搏器并发症识别能力,术前认真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方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林运刘欣孟康田锐张金荣吕树铮
- 关键词:起搏器并发症
- 西洛他唑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金属裸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疗效被引量:5
- 2006年
- 冠心病的患病率在我国有逐年增长趋势,需要血管重建的患者也在增加,支架治疗提供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金属裸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较高,可达309/6-40%,尤其是老年患者病变复杂,再狭窄发生率更高。支架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但在预防晚期再狭窄方面无效。西洛他唑是一种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学者研究表明,在支架术后应用西洛他唑,可以减少新生内膜的增生和重构,有抗晚期再狭窄作用。我们观察老年患者金属裸支架术后应用西洛他唑的疗效和安全性。
- 芦燕玲陈韵岱吕树铮潘伟琦刘欣
-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再狭窄西洛他唑裸支架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 PDCA管理应用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监控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究PDCA管理法应用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监控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5—8月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患者使用10款心脏组织固定器为研究对象,2022年7月1日为耗材降价日期,2022年5—6月为降价前心脏组织固定器对照组,2022年7—8月为降价后心脏组织固定器实验组,比较PDCA实施效果。结果实施PDCA管理心脏组织固定器价格监控,实验组耗材降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脏组织固定器各款产品降价前后使用基本一致,未受耗材价格变动影响。结论实施PDCA管理,可以建立并有效推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监控,规范临床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有利于医院经济运营。
- 刘欣
- 关键词:高值医用耗材PDCA价格监控经济运营
- 射血分数减低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恰当治疗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基于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射血分数减低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室性心律失常(VA)事件恰当治疗及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研究的部分患者数据。从2009年2月到2014年12月植入ICD/CRT-D的79家医院的患者中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234例患者,根据随访期间ICD/CRT-D是否发生恰当治疗的VA事件分为未发生恰当治疗组(93例)和发生过VA恰当治疗组(141例)。患者年龄(58.8±13.4)岁,其中男178例(76.1%,178/234)。主要终点事件为ICD/CRT-D首次发放恰当治疗的VA事件。次要终点为恰当电击(shock)治疗的VA事件或全因死亡事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识别能够预测ICD/CRT-D发放恰当治疗及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55.2±21.6)个月,共141例(60.3%,141/234)患者发生过首次恰当治疗的VA事件,103例(44.0%,103/234)患者发生过首次恰当电击治疗的VA事件。共70例(29.9%,70/234)患者发生全因死亡。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扩大、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是发放首次恰当治疗VA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服用胺碘酮是发放首次恰当电击治疗VA的独立危险因素;LVEDD扩大、合并高血压、30 d患者活动度的平均值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相较于ICD植入患者,CRT-D植入患者首次发放恰当治疗及首次发放恰当电击治疗VA的风险均显著降低。结论在射血分数减低的非缺血性心衰患者中,LVEDD、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植入CRT-D是恰当VA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LVEDD扩大、合并高血压、低平均患者活动度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 赵爽陈柯萍华伟宿燕岗刘欣梁兆光杨杰孚徐伟汪芳樊晓寒戴研刘志敏张澍
- 关键词:除颤器植入型心脏再同步治疗家庭监测全因死亡
-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盐酸马尼地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评价盐酸马尼地平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及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2 w安慰剂导入期后进入双盲治疗期,分别给予试验组药物(盐酸马尼地平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模拟剂)和对照组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盐酸马尼地平片模拟剂)治疗4 w后,若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且舒张压<90 mmHg,维持药物初始剂量;若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则药物剂量加倍。继续治疗4 w;比较2组试验前后血压值、耐受性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双盲治疗期前后于2组受试者中,各选取24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的动态血压指标。采用SAS 6.0统计软件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疗效指标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分析。结果:研究入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共240例,对照组120例,完成103例;试验组120例,完成107例。除脱落和剔除病例外,2组患者不同访视时间的依从性良好。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之间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血压和心率等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盲治疗期末,2组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马尼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有显著疗效,具有良好耐受性。
- 李红吕树铮刘欣周渊
-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
- SWOT分析法在医院进修医生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用SWOT法分析了医院进修医生管理工作积累的整体优势,认识到当前医院存在自满与浮躁是面临的主要劣势,剖析了医院进修管理发展的大好机遇和医院体制调整所带来一些威胁,提出了建立强专科、大综合、充实医院文化的进修医生管理发展策略。
- 赵铁夫许学敏王铁军邱霏刘欣王娜杨璐田萌邱豫伟
- 关键词:SWOT分析法
- 健康人群糖化血红蛋白参考范围的建立
- 2014年
- 目的建立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的参考范围,并验证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5月行常规体检的健康成年人共218人。另选取20例首次诊断为糖尿病患者。采用日本TOSOH公司HLC-723G7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量Hb A1c水平,验证参考范围的临床效果。结果 Hb A1c的分布呈正态分布,其均数为5.44%,标准差为0.34%,〉35岁组Hb A1c明显高于≤3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2,P〈0.05)。两组参考范围分别是4.82%~6.24%和4.81%~5.90%。结论年龄是是影响Hb A1c的重要生理因素,应根据不同年龄建立Hb A1c的参考范围。
- 郝中玲曾小莉赵秀清刘欣张琳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年龄
- 监护仪无创血压有效准确测量方法的探讨被引量:7
- 2011年
- 本文介绍了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原理,并对操作注意事项,故障发现与排除,参数检测与传感器校准等多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满足临床测量的要求。
- 刘欣
- 关键词:监护仪水银血压计无创血压测量血压检测
- 顽固性高血压被引量:1
- 2013年
- 高血压带来的疾病负担巨大。62%的脑卒中和49%的心脏病归因于高血压,每年大约有710万人死于高血压,相当于全世界死亡人数的13%。虽然多数情况下,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或者药物治疗,或者二者联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但是在高血压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极高,这些患者就是顽固性高血压患者。
- 刘欣杜昕
-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疾病负担药物治疗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