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然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液态法白酒原料处理对醪液还原糖含量影响
- 2009年
- 采用叙府酒业五粮为原料,对液态法发酵白酒的液糖化工艺中加水比、α-淀粉酶用量、糖化酶用量、液化时间、糖化时间五个因素对醪液还原糖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五个因素最优条件组合。结果表明:当加水比为3:1(水:料)、α-淀粉酶用量为0.035g/(g原料)、糖化酶用量为0.006g/(g原料)、液化时间为150min、糖化时间为50min的条件组合时,糖化醪中还原糖含量最高,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出这五个因素与还原糖含量的关系式。
- 张健孙传则王然然
- 关键词:液态法白酒正交实验
- 黄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对其产生物胺能力的评价被引量:11
- 2017年
- 对黄酒酿造过程中乳酸菌进行分离,并对乳酸菌产生物胺能力进行检测。利用脱羧培养基对分离出的82株乳酸菌进行培养,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发酵液中生物胺含量,具体色谱条件如下:使用丹磺酰氯(Dansyl Chloride,Dns-CL)进行柱前衍生,以乙腈-乙腈(φ=5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254 nm紫外波检测。该方法在给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6),平均回收率为94.46%~105.20%,相对偏差(RSD)均小于5%。检测到组胺产生菌株11株,最大生成量为18.19 mg/L,高产菌株分离自黄酒前酵第2天;酪胺产生菌株28株,最大生成量为30.38mg/L,高产菌株分离自黄酒前酵第2天;腐胺产生菌株51株,最大生成量为299.94 mg/L,高产菌株分离自浸米水。由此表明,有必要控制黄酒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采用低产或不产生物胺的乳酸菌作为强化菌株,可降低黄酒中的生物胺含量。
- 王然然李晓敏陈柳卞小稳蔡国林陆健
- 关键词:黄酒乳酸菌生物胺
- α-乙酰乳酸脱羧酶对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文章研究了α-乙酰乳酸脱羧酶(ALDC)对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的影响。由于双乙酰有类似黄油的味道,因此被认为是啤酒中一种异味化合物。已知ALDC通过绕过双乙酰形成途径而降低双乙酰的含量。在此,以韩国生长的二棱麦芽(Jinyang)和六棱麦芽(Dahyang)为原料,添加DALDC酿造啤酒。双乙酰的形成被游离氨基氮如缬氨酸逆向影响。向啤酒样品中添加ALDC(0.02,0.04,0.06unit/mL),并分析成品啤酒的理化性质以确定其质量。双乙酰含量的降低与酶浓度成正比。由Jinyang和Dahyang生产的啤酒样品中双乙酰的含量分别降低25%和15%,两者的双乙酰含量对于小啤酒厂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 王然然禹伟陆健
- 关键词:双乙酰ALDC啤酒酿造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