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伯辉

作品数:33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甘蔗
  • 6篇为害
  • 4篇蔗区
  • 4篇广西甘蔗
  • 3篇药效
  • 3篇药效试验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宿根
  • 3篇宿根矮化病
  • 3篇发生为害
  • 3篇甘蔗宿根矮化...
  • 3篇矮化
  • 3篇矮化病
  • 2篇蚜虫
  • 2篇蔗螟
  • 2篇生物防治
  • 2篇为害情况
  • 2篇物防
  • 2篇绵蚜

机构

  • 14篇广西壮族自治...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广西来宾东糖...
  • 1篇百色市农业科...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3篇王伯辉
  • 18篇黄诚华
  • 17篇潘雪红
  • 15篇魏吉利
  • 12篇商显坤
  • 7篇黄冬发
  • 7篇邓展云
  • 4篇王维赞
  • 4篇谭裕模
  • 4篇朱秋珍
  • 3篇王伦旺
  • 3篇刘海斌
  • 3篇黄伟华
  • 2篇陈引芝
  • 2篇林善海
  • 2篇李鸣
  • 2篇王天算
  • 2篇刘晓静
  • 2篇何为中
  • 2篇庞天

传媒

  • 7篇南方农业学报
  • 6篇中国糖料
  • 4篇广西蔗糖
  • 3篇中国作物学会...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Plant ...
  • 1篇植物保护
  • 1篇甘蔗(福建)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保
  • 1篇甘蔗糖业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广西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明确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sc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最佳使用浓度,为甘蔗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不同剂量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为处理.并以螟虫防治常用农药10%阿维·氟虫双酰胺SO(稻腾)和3%阿维菌素EC为对照药剂,进行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1—2龄幼虫高峰期,每ha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300—450mL,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最高可达96.7%,且药效期长,防效明显优于10%阿维·氟虫双酰胺sc等常用药剂。从使用成本与防治效果两方面综合考虑,生产上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使用剂量以375mL/ha为宜。
潘连富付岗杜婵娟晏卫红赖大欣王伯辉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甘蔗螟虫
蔗扁蛾幼虫在甘蔗上的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蔗扁蛾幼虫在甘蔗上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不同寄主对蔗扁蛾幼虫的饲养试验,观察并对比分析蔗扁蛾幼虫在甘蔗上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甘蔗饲养蔗扁蛾幼虫死亡率高于马铃薯饲养,幼虫为8龄,幼虫发育历期比马铃薯饲养的高出34.6 d,完成1个世代平均需要98.8 d。从幼虫头宽、体长和体重的观测值来看,甘蔗饲养的蔗扁蛾幼虫基本符合幼虫生长发育规律。[结论]研究结果为制定蔗扁蛾的有效防控措施,保证甘蔗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魏吉利黄诚华潘雪红商显坤王伯辉黄冬发
关键词:蔗扁蛾甘蔗生物学特性幼虫
广西宜州蔗区褐纹金针虫为害情况调查初报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广西宜州蔗区褐纹金针虫发生为害情况,为其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宜州市同德乡和刘三姐乡,选择代表性的蔗地5点取样,对甘蔗枯心苗数、褐纹金针虫和甘蔗螟虫的为害比例进行调查,计算枯心苗率。在同德乡蔗地采用挖地调查方法,计算褐纹金针虫的田间虫口密度。【结果】宜州市同德乡和刘三姐乡褐纹金针虫造成的甘蔗枯心苗率分别为10.02%和8.73%,均高于甘蔗螟虫造成的枯心苗率(3.44%和8.07%)。同德乡褐纹金针虫幼虫的田间虫口密度为3125.00头/ha。【结论】宜州蔗区褐纹金针虫发生较普遍,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商显坤黄诚华潘雪红魏吉利林善海王伯辉
关键词:虫口密度为害症状
吡虫啉防治甘蔗绵蚜虫药效试验被引量:1
1997年
用10%吡虫啉进行防治甘蔗绵蚜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该药3O00、5000倍,药后1天分别达到了95%和99.1%的防效,药后3天,全达到1O0%的防效,与对照抗蚜威比较达到同样效果,且药效期长。
庞天谭芳王伯辉覃蔚谦
关键词:吡虫啉甘蔗药效试验
甘蔗赤腐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综述了甘蔗赤腐病的抗病育种、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并对甘蔗赤腐病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林善海黄诚华王伯辉
关键词:抗病育种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越南甘蔗糖业科技考察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多次对越南甘蔗糖业主管部门、制糖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考察学习,与有关官员、企业家和甘蔗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基本掌握近年来越南蔗糖业科研、生产等发展现状,对越南蔗糖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对中越蔗糖业今后合作发展提出建议。
苏树权陈引芝何为中王天算王伯辉颜梅新
关键词:甘蔗糖业
百色市右江区甘蔗红尾白螟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建议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调查百色市右江区甘蔗红尾白螟发生情况,评估其对甘蔗株高、茎径等产量性状及蔗糖分的影响,并提出防控对策,为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当地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为研究对象,在甘蔗成熟期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红尾白螟为害造成的死尾蔗率,同时测量甘蔗的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并用手持光学锤度计测定蔗茎中部蔗汁锤度。【结果】红尾白螟为害造成的死尾蔗率平均高达74.87%,株高平均下降34.65 cm,蔗茎单产下降21.23%;比较分析显示,健康蔗与死尾蔗的茎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但两者株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锤度测定结果显示,死尾蔗的蔗汁锤度和折算后的蔗糖分均较健康蔗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两者分别下降1.45%和1.57%。【结论】红尾白螟的发生为害已扩散至百色市右江区,并上升为当地甘蔗的主要害虫;红尾白螟为害可导致甘蔗产量和蔗糖分下降。
黄诚华魏吉利商显坤潘雪红贺贵柏黄文武王伯辉
关键词:甘蔗
广西崇左蔗区白蚁为害情况调查初报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了解广西崇左蔗区甘蔗白蚁的发生为害程度,为甘蔗白蚁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崇左市江洲区新和镇、驮卢镇及扶绥县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蔗地进行甘蔗白蚁为害株率调查;在广西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糖厂随机调查61车原料蔗,调查原料蔗白蚁为害株率。【结果】崇左市蔗区甘蔗白蚁平均为害株率达26.32%,部分高达41.71%;原料蔗白蚁为害株率在20%以上的占13.11%,在10%以上的占27.86%。【结论】崇左蔗区甘蔗白蚁为害较重、发生较普遍,应加强对甘蔗白蚁的防治。
潘雪红黄诚华魏吉利商显坤王伯辉
关键词:甘蔗白蚁
广西甘蔗黄叶综合症的发生和检测初报
对2002年12月采自南宁的4个田间症状程度不同的样品作RT—PCR检测,结果表明,Al(粤糖93/159)、A2(粤糖93/159)、B1(CP88/1508)三个样品为阳性,确认田间发生的是甘蔗黄叶综合症(YLS),...
王伯辉朱秋珍莫磊兴王维赞邓展云黄冬发
关键词:RT-PCR
文献传递
性诱技术防治甘蔗螟虫的应用及效益被引量:16
1999年
性诱技术防治甘蔗螟虫,主要是应用迷向法和诱杀法,枯心率能控制在5%以下,枯梢率控制在10%以下,达到或优于化学防治的效果,减少50%以上的农药施用量。有利于甘蔗高产、高糖,从而提高蔗糖业的效益。
游建华王伯辉凌永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