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苏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水稻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Rubisco大亚基的含量变化被引量:8
- 2009年
- 以水稻低叶绿素b突变体及其野生型(镇恢249)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第5叶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光合放氧、Rubisco大亚基含量变化以及对胰蛋白酶敏感性的变化,并通过喷施不同的抗氧化剂以及氧化剂研究其对Rubisco大亚基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全展后随着衰老进程,突变体与野生型光合放氧速率、Rubisco大亚基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抗氧化剂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Rubisco大亚基含量的下降,而氧化剂则加速Rubisco大亚基含量的下降。低叶绿素b突变体的光合放氧速率高于野生型,Rubisco大亚基含量下降慢于野生型,并且衰老进程中突变体Rubisco大亚基对胰蛋白酶的敏感性低于野生型,推测活性氧是Rubisco降解的调节剂之一。
- 李瑞周玮李丽陆巍
- 关键词:水稻叶绿素B突变体衰老光合放氧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
- 钼营养对药用菊花产量与药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以药用菊花为供试材料,在基质缺钼情况下,叶面喷施0、100、200、300 mg/L钼酸铵,研究钼对药用菊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钼肥可提高菊花百花质量、单株花序干质量及折干率,其中喷施200 mg/L钼酸铵效果较好。叶面喷施钼酸铵降低了花序可溶性糖含量,但其蕾期叶片硝酸还原酶(NR)及谷氨酸合成酶(GS)活性及可溶性淀粉含量均明显高于缺钼处理,钼营养提高了蕾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喷施低浓度钼肥后花序总黄酮含量为对照的1.06倍,绿原酸以叶面喷施300 mg/L钼酸铵最大,与对照比较增幅达20.14%,木樨草苷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质量分数以200 mg/L钼酸铵喷施处理最高。叶面喷施钼肥提高了花序钾积累量,钼肥盈亏影响花序钙和镁的积累,即中浓度钼肥与花序镁含量表现为拮抗作用,缺钼处理菊花花序钼含量(18.65μg/g)最低,花序铜和锌等元素积累量表明菊花存在钼-锌、钼-铜间协助效应。总之,于药用菊花现蕾前期叶面喷施适宜浓度钼酸铵有助于改善药用菊花的生长,并能适当提高其药用品质。
- 李丽唐晓清王康才孙莉琼白敏会汤兴利
- 关键词:药用菊花钼营养钼酸铵折干率
- 氮素营养对药用菊花氮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采用盆栽试验,以药用菊花为供试材料,选用酰胺态氮[CO(NH_2)_2-N]、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为供试氮肥,分别设定3个氮素水平,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氮素营养对药用菊花氮代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对药用菊花氮代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酰胺态氮和硝态氮混合施用时药用菊花单株花序干重最大,铵态氮对菊花叶片NR活性、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以及花序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较大,酰胺态氮对菊花叶片GS活性和花序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大于铵态氮和硝态氮,硝态氮对菊花花序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最大;处理5即施酰胺态氮1.5 g·pot^(-1)、铵态氮1.5 g·pot^(-1)、硝态氮3.0 g·pot^(-1)、总氮量6.0 g·pot^(-1)时,菊花花序中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高于缺氮处理近1倍。可见,氮素营养可提高药用菊花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氮代谢产物,提高药用菊花成分含量和单株花序干重。
- 李丽王康才李柯妮张朋段云晶
- 关键词:药用菊花氮素形态氮代谢正交设计
- 5个不同产地藿香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以5个不同产地的藿香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叶片解剖结构、光合特性,为藿香在引进地的栽培技术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不同产地藿香叶片栅栏组织均由1列长柱形细胞构成,其叶片海绵组织细胞在4~6层之间,并在叶片下表皮有较多的气孔和非腺毛,叶片气孔多为卵圆形;其中,成都藿香气孔密度、直径最大,非腺毛长度最长,且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产地。(2)不同产地藿香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分别在688.67~1 244.56和19.42~73.62μmol·m^(-2)·s^(-1)之间,表观量子效率(AQY)则为商丘藿香最高。(3)5个产地的藿香光合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两个净光合速率(Pn)峰值点均出现在10:00和16:00左右,14:00左右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且均由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研究表明,各产地间藿香叶片解剖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并在部分产地中,藿香叶片形态结构与光响应特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成都藿香表现出较强的光环境适应性和光合能力,可作为当地引种优先考虑对象。
- 苏芸芸王康才李丽
- 关键词:叶片解剖结构光合特性
- Ca^(2+)和SA对高温胁迫下桔梗抗逆及光合生理指标影响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通过分析不同浓度Ca2+与SA对高温胁迫下对桔梗抗逆生理指标及相关光合参数的影响,了解Ca2+,SA对桔梗高温胁迫伤害调控的相关性,为缓解桔梗高温胁迫提供依据。该实验以盆栽桔梗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Ca Cl2,SA溶液,然后置于35℃/25℃(昼/夜),光照3 600 lx的光照培养箱内,进行高温胁迫处理,以常温25℃喷施蒸馏水和高温胁迫下喷施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桔梗叶片相关光合参数,膜透性,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ASA,GSH含量,以及SOD,CAT活性。结果表明,6 mmol·L-1Ca Cl2,1.5 mmol·L-1SA可显著增强桔梗叶片SOD,CAT酶活性,提高叶片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效减少高温胁迫对细胞膜的破坏,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同时,处理提高了叶片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有效增加ASA,GSH的含量,从而抵御高温造成的氧化胁迫,但随着浓度的增大,桔梗叶面抵御高温胁迫的能力则会下降。喷施一定浓度Ca Cl2,SA溶液可减轻高温胁迫对桔梗叶片的伤害。
- 李柯妮王康才李丽李雨晴段云晶
- 关键词:桔梗高温胁迫CA^2+
- 铜、锰、锌对麦冬光合特性和矿质元素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研究不同浓度Cu2+、Mn2+、Zn2+处理对川麦冬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Cu、Mn、Zn各元素在川麦冬植株体内累积分布规律,以期为麦冬营养调控提供技术依据。采用盆栽试验,在改良Hoagland基本营养液的基础上,设置不同浓度水平的Cu2+、Mn2+、Zn2+处理,测定麦冬光合生理指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各元素在麦冬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Cu2+、Mn2+、Zn2+对麦冬光合特性和矿质元素在麦冬植株体内的分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每盆Cu2+0.25 mg、Mn2+5 mg和Zn2+1 mg的处理对麦冬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速率提高最显著;Cu2+、Mn2+处理能提高麦冬植株中铜和锌累积量,而施Zn2+时,麦冬植株中锰和锌累积量大幅度增加,这可能与植物体内铜锰锌互作效应有关。不同浓度Cu2+、Mn2+和Zn2+处理对麦冬叶片及地下根系的锌铜比有提高作用,以每盆1 mg Cu2+、10 mg Mn2+和1 mg Zn2+处理为最好。
- 余史丹邱佳妹王康才李雨晴李柯妮李丽
- 关键词:麦冬微量元素光合特性矿质元素
- 氮素形态对杭白菊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以杭白菊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分析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杭白菊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杭白菊生长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叶绿素总量和净光合速率(P_n)均在NH_4^+-N/NO_3^--N为25:75时达到最大值;根、茎、叶、花蕾等不同部位中NR的活性均在NH_4^+-N/NO_3^--N为0:100时达到最大值;根和叶中硝态氮的含量在NH4_+^-N/NO_3^--N为50:5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GS和GOGAT的活性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两者均在NH_4^+-N/N0_3^--N为100:0时达到最大值,铵态氮的含量则在NH_4^+-N/NO_3^--N为75:25时达到最大值;淀粉含量在NH_4^+-N/NO_3^--N为100:0时达到最大值,可溶性总糖在NH_4^+-N/NO_3^--N为25:75达到最大值;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两者的含量在NH4_+^-N/NO_3^--N为25:75时达到最大值,质量分数分别为0.673%,1.838%;木犀草苷的含量则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并在NH_4^+-N/NO_3^--N为0:100时达到最大值,质量分数0.108%;NH_4^+-N/NO_3^--N为25:75时产量达到最大值。结论: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杭白菊的光合作用、碳氮代谢、产量品质影响显著,NH_4^+-N/NO_3^--N为25:75时较利于杭白菊的生长及品质提升。
- 张朋王康才成明超郭庆海赵杰赵秀梅李丽
- 关键词:杭白菊氮素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