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臻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孔
  • 2篇单孔腹腔镜
  • 2篇疝囊
  • 2篇疝囊高位结扎
  • 2篇疝囊高位结扎...
  • 2篇小儿
  • 2篇小儿斜疝
  • 2篇斜疝
  • 2篇结扎
  • 2篇结扎术
  • 2篇腹膜
  • 2篇腹膜外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高位结扎
  • 2篇高位结扎术
  • 1篇蛋白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直肠

机构

  • 3篇重庆市第九人...

作者

  • 3篇李铁军
  • 3篇黄臻
  • 2篇宋建宁
  • 2篇陈波
  • 2篇罗玉政
  • 2篇黄越海
  • 2篇郭伟
  • 2篇王佾
  • 2篇杜俊仪
  • 1篇周智勇
  • 1篇周智勇

传媒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术前AGR、NLR、FOXQ1联合检测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叉头框蛋白Q1(FOXQ1)联合检测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拟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110例,术前均检测血清AGR、NLR、FOXQ1水平。随访3~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5个月,失访9例,101例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6)和未复发组(n=8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定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术前血清AGR水平低于未复发组,术前血清NLR、FOXQ1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患者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糖链抗原19-9(CA19-9)阳性占比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术后化疗占比低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期、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术前血清AGR降低、NLR升高、FOXQ1升高均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及三者联合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38、0.747、0.731、0.842。结论:术前检测血清AGR、NLR、FOXQ1水平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后复发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黄臻李铁军高源泽潘永鹏王迎岗
关键词:术后复发
自制穿刺针经脐单孔腹腔镜小儿斜疝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325例报道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自制穿刺针单孔经脐腹腔镜下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3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行通道深静脉穿刺针联合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的斜疝患儿325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疗效。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随访5~56个月未见一例复发。结论采用此方法治疗小儿斜疝不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器械简单,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创伤小、隐瘢痕、同时及时诊治对侧隐匿性斜疝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伟李铁军王佾黄越海宋建宁陈波罗玉政杜俊仪周智勇黄臻
关键词:腹股沟腹腔镜
自制穿刺针行隐瘢痕经脐单孔腹腔镜小儿斜疝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附325例报道)
目的:探讨单孔经脐腹腔镜下自制穿刺针经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价值.方法:利用临床常见的双通道深静脉穿刺针联合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斜疝325例.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随访8-56月未见复发.结论:采用此方法治疗小儿斜...
郭伟李铁军王佾黄越海宋建宁陈波罗玉政杜俊仪周智勇黄臻
关键词:小儿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