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静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油菜
  • 2篇蛋白
  • 2篇电泳
  • 2篇双向电泳
  • 2篇甘蓝
  • 2篇甘蓝型
  • 2篇甘蓝型油菜
  • 1篇蛋白提取
  • 1篇低磷
  • 1篇低磷胁迫
  • 1篇电泳分析
  • 1篇叶螨
  • 1篇油体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双向电泳分析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液
  • 1篇朱砂叶螨
  • 1篇稳定性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徐静
  • 3篇李宁
  • 3篇臧新
  • 2篇田保明
  • 2篇杨冬之
  • 1篇李玉琴
  • 1篇杨淑斐
  • 1篇段云
  • 1篇余永芳
  • 1篇武予清
  • 1篇王哲
  • 1篇张裕垒

传媒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蚕豆叶正反面对朱砂叶螨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试验采用蚕豆叶饲养朱砂叶螨,观察蚕豆叶正反面对朱砂叶螨的发育历期、单雌产卵量、雌雄性比、世代死亡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在叶正面的产卵量为单雌5.86粒,极显著低于叶反面的单雌15.22粒;叶正面和叶反面卵到成螨历期分别为11 d和10.38 d,差异不显著,性比是1∶1,没有差异。叶正面和叶反面的世代死亡率分别是0.83和0.79,差异不显著。蚕豆叶正面和反面的产卵动态表明,产卵量曲线在前期就呈现下降趋势,在叶正面的产卵期(4 d)明显低于叶反面(8 d)。
杨淑斐武予清段云徐静张裕垒
关键词:蚕豆朱砂叶螨生物学特性
甘蓝型油菜种子油体蛋白提取及双向电泳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含油量油菜种子油体蛋白差异表达,为提高油菜含油量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高低含油量油菜种子中分离油体,提取油体蛋白,经双向凝胶电泳后,分析油体蛋白质组的二维表达图谱。【结果】仅在高含油量品种种子油体蛋白质组中出现的蛋白点有3个;仅在低含油量油菜品种油体蛋白质组中出现的蛋白点有4个;在两者中均出现、且表达量差异在两倍以上的蛋白点有16个。【结论】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不同含油量油菜种子油体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是有效研究油菜种子含油量性状的技术手段。
梁丛敏李玉琴杨冬之臧新田保明李宁徐静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含油量
油菜油体的提取方法优化及其稳定性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优化油体提取方法,获得较高纯度的油体,以甘蓝型油菜鼎油杂4号种子为试验材料,在漂浮离心、去污剂洗涤、离子洗脱液洗脱等程序的基础上,增加9 mol/L尿素洗脱、正己烷萃取等步骤进行优化,并探讨了理化因素对油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提高了离体油体的完整性,获得的油体纯度较高。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油体的稳定性下降;p H值≤3及p H值≥7时油体稳定分布,p H值为4~6时油体稳定性明显下降;温度对油体的影响较小,不同温度下油体分布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利用SDS-PAGE对油体蛋白进行分离,获得了较清晰的蛋白质条带。
李宁梁丛敏臧新徐静杨冬之田保明张绵绵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油体稳定性
低磷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幼苗根系差异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优化的水培体系对油菜品种中油杂9号进行缺磷和足磷幼苗根系差异蛋白表达研究,采用自制管状胶双向电泳体系技术分析幼苗根系差异蛋白,揭示油菜耐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双向电泳获得的图谱经PDQuest8.0.1软件分析表明,未处理和缺磷处理12d的油菜根蛋白表达图谱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20 22;根系中差异显著的蛋白质点有62个,稳定上调表达的蛋白点为25个,下调表达的为37个。缺磷条件下,油菜根系蛋白表达量的差异表明,在逆境中油菜可以通过调节多种蛋白的表达来适应外界环境中磷水平的变化。
王哲余永芳梁从敏李宁徐静梁笑辉臧新
关键词:油菜低磷胁迫双向电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