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晓燕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显微组织
  • 2篇合金
  • 1篇再结晶
  • 1篇塑性
  • 1篇塑性变形
  • 1篇塑性变形行为
  • 1篇热压缩
  • 1篇铝合金
  • 1篇镁合金
  • 1篇晶间
  • 1篇晶间腐蚀
  • 1篇挤压态
  • 1篇本构
  • 1篇本构方程
  • 1篇2519铝合...
  • 1篇AZ80镁合...
  • 1篇EXTRUD...
  • 1篇HOT_DE...
  • 1篇淬火
  • 1篇淬火介质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作者

  • 4篇李慧中
  • 4篇卫晓燕
  • 3篇梁霄鹏
  • 2篇李轶
  • 2篇姜俊
  • 2篇欧阳杰
  • 1篇刘洪挺
  • 1篇汤国建
  • 1篇郭菲菲
  • 1篇王海军
  • 1篇蔡一鸣

传媒

  • 3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挤压态AZ80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行为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挤压态AZ80镁合金在变形温度为250~450℃和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进行热压缩塑性变形。将实验得到的流变应力经过温度修正后,分析该合金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构建其本构方程,并研究其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点。结果表明:低温低应变速率下变形时,AZ80镁合金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较高;低温高应变速率下变形时,应变速率敏感指数较低;应变速率提高和温度降低都会导致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增大。
李慧中卫晓燕梁霄鹏姜俊欧阳杰李轶
关键词:AZ80镁合金热压缩本构方程塑性变形再结晶
热处理制度对7039铝合金冲击性能及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将7039铝合金热轧板材在470℃/2h条件下固溶后,分别进行T6处理、T73处理以及RRA处理。利用Hopkinson压杆技术对3种热处理态的7039铝合金进行冲击压缩实验,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冲击后的试样进行组织观察,分析热处理制度对合金动态应力-应变行为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T6处理的7039铝合金在高速冲击加载时的绝热剪切敏感性明显低于T73和RRA处理的合金,经RRA处理的合金绝热剪切敏感性最大;不同热处理状态的合金在应变率为3000s-1时,组织中均产生绝热剪切带以及变形带;合金在高速冲击加载过程中产生的绝热剪切带内部组织主要是一种强回复组织。
蔡一鸣卫晓燕李慧中梁霄鹏汤国建
关键词:显微组织
淬火介质对2519铝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2010年
2519铝合金热轧板在530℃下保温2 h后,分别于室温(20℃)水、机油和空气中淬火,经10%冷轧变形后,于180℃进行人工时效。通过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测试,研究淬火介质对2519铝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空气淬火的合金晶界析出第二相,晶界析出相粒子粗大,呈不连续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为130 nm,晶间腐蚀深度为300μm;经室温水淬和机油淬火并时效后,晶界上的析出相尺寸较小,呈链状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分别为20 nm和30 nm。经室温(20℃)水淬火的合金未发生晶间腐蚀,经机油淬火的合金只发生局部点蚀,说明经室温水淬的合金比经空气和机油淬火的合金时效后具有更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李慧中梁霄鹏卫晓燕王海军刘洪挺郭菲菲
关键词:2519铝合金淬火介质显微组织晶间腐蚀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extruded AZ80 magnesium alloy被引量:12
2013年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extruded AZ80 magnesium alloy was studied through hot compression tests performed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250 to 450 ~C with strain rates varying from 0.001 to 10 s-1. The flow stress was corrected due to the deformation heating. The Zener-Hollomon parameter (Z parameter) and processing map were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pplicable deform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at the strain rate of 0.1 s-~ and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350-400 ~C. Besi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Z parameter was also discussed.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strain rate result in a low Z parameter, which leads to full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DRX) and large DRX grain size in the microstructure. Considering processing map and microstructure, the hot deform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t the temperature of 400 ~C and the strain rate of 0.1 s 1.
李慧中卫晓燕欧阳杰姜俊李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