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

作品数:192 被引量:1,402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34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3篇细胞
  • 19篇广藿香
  • 14篇白血
  • 14篇白血病
  • 13篇基因
  • 12篇穿心莲
  • 11篇种子
  • 10篇扦插
  • 9篇连作
  • 9篇化感
  • 9篇防御素
  • 8篇蛋白
  • 8篇同工酶
  • 8篇小鼠
  • 8篇活性
  • 7篇凋亡
  • 7篇PM2.5
  • 6篇血管
  • 5篇氧化应激
  • 5篇植物

机构

  • 71篇广东药学院
  • 35篇广东药科大学
  • 28篇华南农业大学
  • 28篇兰州大学第一...
  • 27篇广州中医药大...
  • 21篇四川大学
  • 11篇甘肃中医药大...
  • 8篇暨南大学
  • 7篇国家林业局
  • 4篇兰州大学
  • 4篇遵义医学院
  • 4篇甘肃省康复中...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广州白云山和...
  • 2篇华西第二医院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作者

  • 191篇李明
  • 34篇李岩
  • 28篇席亚明
  • 22篇张豪
  • 22篇陈伟强
  • 13篇邝枣园
  • 10篇李培
  • 9篇黄宁
  • 9篇贾明峰
  • 9篇吴琦
  • 9篇邢飞跃
  • 9篇黄卓烈
  • 9篇谭绍满
  • 9篇唐堃
  • 8篇王丽娜
  • 8篇邓伟
  • 8篇王伯瑶
  • 8篇赵龙
  • 8篇赵盼
  • 8篇李龙明

传媒

  • 13篇中国实验血液...
  • 9篇湖北农业科学
  • 9篇广东药学院学...
  • 6篇中药材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北方园艺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药新药与临...
  • 3篇遵义医学院学...
  • 3篇四川生理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甘肃中医学院...
  • 2篇法医学杂志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5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13篇2014
  • 7篇2013
  • 16篇2012
  • 13篇2011
  • 22篇2010
  • 12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5篇2005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扦插生根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6-BA、IAA、NAA、IBA及温水、蔗糖、VB6组合,处理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的半木质化插穗,研究不同组合处理对白木香扦插生根的影响及生根过程中插穗里的P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温水浸泡2 h+IAA 1 500 mg/L、1%蔗糖液浸泡2 h+IAA 1 500 mg/L、6-BA 10mg/L+NAA 1 500 mg/L、VB610 mg/L+NAA 1 500 mg/L这4个组合在各类处理中能够显著提高白木香的扦插生根率;温水浸泡2 h+NAA 1 500 mg/L、1%蔗糖液浸泡2 h+NAA 1 500 mg/L、6-BA 10 mg/L+IAA 1 500mg/L、VB610 mg/L+NAA 1 500 mg/L 4个组合在各类处理中能显著提高生根过程中插穗的PPO活性。
黄结雯李明唐堃赵盼董闪李龙明黎韵琪
关键词:扦插植物生长调节剂PPO活性
IVC实验动物房的建设及管理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独立通风笼盒(IVC)实验动物房的建设和管理办法。方法依照相关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对IVC动物房进行了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结果通过科学的设计建设和严格的管理,本实验室成功饲养了约5000只基因工程小鼠。结论通过本实验IVC动物房的科学的建设和严格的管理,保证了动物房的正常运行。
亓翠玲李明吴高峰王丽京
一种连作条件下广藿香幼苗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连作条件下广藿香幼苗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竹炭颗粒的制备:将竹炭粉碎,过筛得到10‑70目的竹炭颗粒备用;(2)在广藿香重茬土中添加上述竹炭颗粒,搅拌均匀得到培养土,并将培养土浇透水;(3)将6...
李明李龙明段修冉
补中益气汤对小鼠肺mBD-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小鼠肺天然免疫效应分子β防御素-2(mouseβ-defensin 2,mBD-2)的诱导作用。方法取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补中益气汤高、中、低剂量组,给予PBS和不同质量浓度的补中益气汤(2.0 g/mL、1.0 g/mL和0.5 g/mL)灌胃,7 d后取小鼠肺组织,分别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上皮细胞mBD-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都发现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不表达mBD-2,而补中益气汤刺激后实验组小鼠肺上皮细胞表达mBD-2,且高剂量组作用效果强于低剂量组。结论补中益气汤可以诱导小鼠肺上皮细胞天然免疫效应分子mBD-2的表达,这可能与其防治肺部感染作用密切相关。
李明李岩马嫚孙慧婷曾芳志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Β防御素-2小鼠
基于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的通信机制
在介绍控制系统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即网络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是控制与信息的和谐统一。分析了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分配,对由于通信网络的参与引起的控制系统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说明。对网络控制系...
李明
关键词:网络控制系统通信网络实时性
文献传递
四种药用植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选用四种药用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提取物黄芩苷、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和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R.Br.]的全草丙酮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蘑菇青霉病菌(Tenicillium sp.)和蘑菇根霉病菌(Rhizoqus sp.)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四种药用植物对所供试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黄芩苷对灰霉和根霉的抑菌作用显著,抑菌率均达到80%以上;蒲公英、白屈菜和博落回的丙酮提取液在0.1 g/ml的浓度下对蘑菇根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显著。
李明杜弢王艳
关键词:植物提取液黄芩苷植物病原真菌
广金钱草营养体的化感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广金钱草根、茎叶的水浸液对萝卜、白菜、广金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广金钱草根、茎叶水浸液对萝卜、白菜种子的萌发率均呈抑制效应,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增强;对广金钱草种子发芽率呈现促进效应,但各浓度处理的差异不显著。而广金钱草根部和茎叶水浸液对萝卜、白菜胚根和茎的生长呈促进作用,且随处理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增强。对广金钱草根部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而对其茎的生长呈现促进作用。广金钱草营养体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但对其自身种子萌发和根、茎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李明周晓燕卢展宏李玲梅
关键词:化感作用广金钱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XRCC1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瘤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2011年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DNA修复基因(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的多态性与淋巴瘤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截止到2010年2月关于XRCC1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瘤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11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4 569例患者和5 746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XRCC1 codon 399基因型Gln/Gln、Arg/Gln和Gln/Gln+Arg/Gln与野生型Arg/Arg相比,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ln/Gln vs.Arg/Arg:OR=1.04,95%CI[0.87,1.25];Arg/Gln vs.Arg/Arg:OR=1.26,95%CI[0.95,1.66];Gln/Gln+Arg/Gln vs.Arg/Arg:OR=1.02,95%CI[0.91,1.13]),Gln/Gln+Arg/Gln基因型则有可能增加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风险(OR=1.31,95%CI[1.02,1.69]),XRCC1 codon280和XRCC1 codon 194的基因多态性在患者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RCC1 codon280 His/His+Arg/His vs.Arg/Arg:OR=0.97,95%CI[0.69,1.38];XRCC1 codon 194 Trp/Trp+Arg/Trp vs.Arg/Arg:OR=1.01,95%CI[0.78,1.32])。结论 DNA修复基因XRCC1的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风险没有相关性,codon399位点的Gln/Gln+Arg/Gln基因型则有可能增加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风险。
张豪席亚明徐建旺李明李培邓伟
关键词:淋巴瘤DNA修复基因XRCC1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8年5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发生医院感染的504例次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的病原学资料,对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84株,其中168株(91.30%)来自急性白血病患者,16株(8.7%)来源于非急性白血病患者;阳性标本主要来源于血流,分离菌81株(44.00%),其次为痰和咽拭子,分别为54株(29.30%)和35株(19.00%);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26株占68.48%,最常见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23株占12.5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35株占19.02%,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0.0%和22.2%,均对阿米卡星100%敏感,对碳青霉烯类抗菌素的耐药率达27.8%;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达94.44%,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97.22%;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100%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80%;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在80%以上。革兰阳性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1株。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达100%,对青霉素100%耐药。结论: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有不同耐药性,掌握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张鹏鹏王丽娜李明张豪赵龙张锦王盼盼席亚明
关键词: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医院感染病原菌药敏
艰难梭菌毒素A对K562/A02细胞增殖、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艰难梭菌毒素A(TcdA)对多药耐药的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A02增殖、凋亡及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TcdA对细胞增殖抑制及耐药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及We...
张豪席亚明刘丽君邓伟李明李培贾明峰成娟
文献传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